合同制度的实行,使公民能够通过各种合同获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并使各种经济主体明确对消费者的责任。依法订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公民可以通过合同防止不法交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明确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因此,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要求当事人诚实、守信用,不得弄虚作假、欺骗对方。
合同的订立方式可以采用口头、书面、鉴证、公证等形式。为了便于发生纠纷后能够提供证据,建议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口头形式虽然快捷,但无据可查,不利于纠纷解决,一般只适用于集市贸易、市场零售等小额交易。
根据合同法第10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对于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或者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易于理解。对于除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以外的其他形式,学者和司法实践工作者存在不同的理解。
现代社会大多数国家承认合同的形式不限于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两种。例如,法国民法典承认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明示的意思表示主要包括口头和书面形式,还包括某些依习惯通常被认为是表达意愿的动作或行动,例如在拍卖场上举手或在商店拿起一件物品。默示的意思表示是指当事人的某些行为,通过这些行为他人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断出当事人的意愿。
我国合同法第10条第1款借鉴吸收了法国等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承认合同形式除书面和口头以外,还存在“其他形式”。这个“其他形式”主要指行为形式,即当事人通过实施某种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方式进行意思表示。
合同的“其他形式”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交易形态的多样化相符合。如果仅仅拘泥于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将使一些交易变得过于繁琐,不利于鼓励交易。因此,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应当正确把握合同法的立法目的,依法处理“其他形式”的合同。
有的观点认为合同的公证、鉴证、批准是合同的特殊形式。然而,我们认为这本身不是合同的一种形式,而是某些合同法定或约定的特殊生效要件。
订立合同一般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指发出缔结合同建议的行为,一旦要约发出,提议人即受到自己建议的约束,表明提议人在对方的有效答复期内有和对方订立合同的义务。违反该规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提议人有赔偿损失的责任。承诺是对提议人的建议进行答复的行为,答复应完全同意提议内容,不得有新提议,否则只能构成答复人的新要约。
出口合同签字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合同条款需体现我国对外政策,包括贯彻对外政策、注意装运口岸的写法、明确投保规定等。其次,合同条款内容需一致,包括成交条件与保险条款、交货港口等的一致性。此外,条款内容要明确,如明确交货目的港、合同交货期、包装条件等。同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非法经营行为是否可解除承包合同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在非法经营等情形下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可解除。具体情形包括欺诈胁迫订立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利益等。非法经营罪的行为表现和处罚方式也有详述。同时,民事法
立约定金的法律效力的独立性。在立约定金的场景下,根据当事人的约定和《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立约定金具有独立性。案例涉及张某与李某的房屋买卖协议,其中张某交付了立约定金,但李某拒绝签订书面合同。对于这种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收受定金方拒绝订立合同应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