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一定要办理登记吗,合同不违反法律指什么
时间:2024-03-0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当合同成立之后是否需要办理登记一直是大家心里的疑问,很多人一直想要弄清楚这方面的规定。根据规定一定要办理登记,那么这时候合同中不违反法律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成立的必要手续和条件
根据合同法第44条第2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必须依照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
根据合同法第4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能生效。即使该合同已具备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必要手续,该合同也不会生效。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国家对合同自由的适度干预以及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合同合法性的要求
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所有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都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合同必须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因此,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有效的必要条件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通过协商改变的强行性法律规定。换句话说,当事人并不需要遵守合同法中用于指导当事人订立合同的任意性规定。强行性法律规定通常使用"不得"、"必须"等词语,而任意性规范则使用"可以"等词语表示。此外,合同不违反法律还意味着合同的内容,即双方当事人设定的权利义务必须合法。如果合同的某些条款有效,而其他条款无效,无效条款的确认不会影响有效条款的效力。
合同成立的条件
第一,存在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
合同的订约当事人是指实际订约合同的人,他们在合同成立后成为合同的主体。订约当事人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合伙等)。无论订约当事人的形式如何,合同必须具有两个利益不同的订约主体,即必须存在双方当事人。只有一方当事人的情况下,合同根本无法成立。
第二,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在于,合同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主要条款是指现行法律规定的比较宽泛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第三,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根据合同法第13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采用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要约和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如果合同只停留在要约阶段,没有经过承诺阶段,那么合同根本没有成立。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口头协议的合同成立时间
口头协议的合同成立时间及其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合同在承诺生效时成立,口头合同只要满足一定条件也具有法律效力并受法律保护,如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同时提到了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时间的规定。
-
没有书面形式合同成立吗
合同订立的不同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口头形式的合同方便快捷,但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其他形式的合同认定复杂,需综合考虑行为、意愿等因素。文章还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证明合同成立,并解决了房产交易
-
赠与书的法律效力
赠与书的法律效力及赠与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赠与书作为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即使赠与人去世,公证书仍有效。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需交付财物,物权转移,受赠人享有相关权利。赠与合同虽违反公平原则,但具有社会意义,可实现财富平衡分配并促进社会和谐
-
担保合同能否口头签订?
口头担保合同的成立条件和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除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口头形式的合同也可以成立。口头合同只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如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当事人没有使用不正当手段等,就具备法律效力并受法律保护。
-
已支付定金合同生效条件
-
法律规定的口头合同生效条件有哪些
-
先合同义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