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通常包含一项条款,用于解决双方产生争议时的方式。在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向某个法院提起诉讼,该法院即为双方约定的合同诉讼的指定管辖法院。
合同中常见的是关于签订地点的约定和明确。签约地的明确对于双方一旦产生纠纷导致诉讼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签订地,一般会在合同的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约定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据此规定,合同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发生纠纷时由哪个法院管辖,并且此约定管辖优先于一般管辖。但是,在约定管辖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问题:
约定管辖的案件仅限于第一审民事案件,即对于二审案件和再审审查案件,不能约定管辖法院。
约定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约定管辖是合同双方的共同意愿,其他纠纷不能约定管辖法院。
当事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五个地点范围内进行选择,即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除此之外的地点是无效的。
合同双方选择的管辖法院必须是明确的。如果选择的管辖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了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那么该管辖协议将无效。此外,合同双方只能选择某一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或者选择向某一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能同时约定提起诉讼的法院和申请仲裁的机构。
约定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以是合同中的条款、独立的协议书、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口头协议一律无效。
约定管辖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广告合同的履行地的管辖问题。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和合同法的规定,确定了不同情况下广告合同的履行地。其次,在审判实务中,以合同双方约定为准确定合同履行地,如合同无约定则结合诉讼请求和合同履行义务确定。最后,对于约定不明确或未履行的合同,由被
甲、乙双方关于出口代理的协议书。甲方同意乙方以公司名义开展业务活动,签订外贸和购销合同,提供谈判场所、通讯便利、出口业务咨询等。乙方需遵守法律和政策,承担自身业务费用,并保障提供的出货资料真实有效。双方需严格执行协议,因外商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时甲方
民间一般借贷担保人的时效问题。在一般保证中,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同样适用此规定。此外,民间借贷案件的管辖法院确定涉及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的情形。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
甲乙双方就培训合作达成的一致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时间、费用、付款方式、责任与义务等。乙方自愿参加甲方举办的培训课程,并同意遵守相关培训、管理制度。双方对合作方式、权益份额、学员纪律、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约定。此外,还规定了补充协议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