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订立口头协议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在选择合同相对人时,应当慎重考虑其诚信状况,并进行资产考察,以确保其能够履行合同义务。
在进行口头协商时,应当寻找双方共同的亲戚或是毫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三方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口头协商,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
如果发现对方可能在日后履行合同中遇到困难,最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人,以确保合同的履行。
在合同履行期间,应及时关注对方的动态,并留下相关证据,以备纠纷解决时使用。
对涉及重大利益的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签约,以规避潜在的道德风险。
如果双方当事人长期通过口头协议进行合作,可以在后续履行口头合同中,通过书面、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方式来沟通,这些文件、信函、意见、信息沟通,也都会成为口头合同的有益补充和证明。亲友之间口头约定金额较大的借款合同,如果碍于情面仅进行口头协议,又缺乏第三人在场,最好能够妥善保存好银行提供的各种票据,尽量避免使用现金支付。
在口头协议产生纠纷时,主张方败诉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举证困难。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种类包括证人证言、约定合同时的录音、录像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原告方在举证时,首先应该证明自己已经完成了合同中约定的内容。
口头协议产生纠纷,在协商解决阶段,利益受损方的证据搜集是关键。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无书面证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因此,口头约定一旦诉至法院,主张方要提供当时发生合同约定行为的证据。由于证人证言的随意性很大,很难予以采信,这时就需要主张方提供当时履行合同时的间接证据,例如双方往来的传真、电子邮件、票据、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双方通过电子邮件、QQ聊天约定的合同,也可以视为书面合同。根据《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相比口头协议,书面形式的合同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权利义务都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能够提示当事人适时地正确履行合同义务,并在发生合同纠纷时有利于分清责任,正确、及时地解决纠纷。
在实践中,一般具有标的额大、合同内容复杂、履行期限较长等的合同关系,为慎重起见,要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法律明确规定,例如技术合同、保险合同、委托代理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等,应当采取书面合同。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的详细步骤。包括当事人申请、提供证据、合议庭审查核实以及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等环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的两个通知,详细说明了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审查程序和时间限制。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仲裁裁决存在无仲裁条款或协议、裁决事项超范围、违反法定程序、缺乏主要证据支持、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行为违法等情形时,人民法院有权裁定不予执行。裁定结果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当事人可重新申请仲裁或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流程,包括开庭阶段和法庭调查阶段。开庭阶段主要涉及到审判长核实当事人情况、告知案件来源、公布人员名单、告知被告人权利、询问回避事项等。法庭调查阶段则包括宣读起诉书、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出示证据、申请新证据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