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中当事人有哪些义务
时间:2023-10-03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委托合同的概念
委托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并根据约定支付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委托合同是一种典型的劳务合同,受托人以委托人的费用办理委托事务。委托合同具有人身性质,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或无偿合同,是一种双务合同。
受托人的义务
受托人在委托合同中有以下义务:
- 办理委托事务的义务:受托人原则上应亲自办理委托事务,只有在获得委托人同意或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可以转托他人。
- 遵守委托指示的义务。
- 报告的义务:受托人应向委托人报告委托事务的情况。
- 转移利益的义务:受托人应及时将办理委托事务所得的各种利益转移给委托人。
- 转移权利的义务:受托人应将以自己名义办理委托事务所得的权利转移给委托人。
委托人的义务
委托人在委托合同中有以下义务:
- 支付费用的义务: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提供或补偿委托事务的必要费用。
- 付酬义务:对于有偿委托合同,委托人应向受托人支付约定的报酬。
- 赔偿责任。
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334条的规定,委托开发合同研究开发人的违约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未按计划实施研究开发工作的:委托人有权要求研究开发人按计划实施研究开发工作,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若研究开发人逾期两个月不实施计划,委托人有权解除合同,研究开发人应返还研究开发经费,并赔偿委托人的损失。
- 将经费用于合同以外目的的:委托人有权制止研究开发人,并要求其退还相应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工作。若研究开发人逾期两个月仍未退还经费,委托人有权解除合同,研究开发人应返还研究开发经费,并赔偿委托人的损失。
- 研究开发成果不符合约定条件的:由于研究开发人的过错,导致研究开发成果不符合合同约定条件,研究开发人应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若研究开发工作失败,研究开发人应返还部分或全部研究开发经费,并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作协议
甲乙双方在酒店客户托管项目上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开发项目和范围、合作期限、合作方式、利润分配、免责条款、违约责任、终止通告、保密条款、透明化及其他未尽事宜的协商。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XX份,甲乙双方各持XX份。
-
出卖人的权利
出卖人在买卖合同中的权利,包括标的物的所有权、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时的权利、知识产权的标的物的处理、交付标的物的规定、分期付款的要求、解除合同的权利、试用买卖的约定和孳息权的归属。
-
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撤销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撤销的判断标准是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对方缺乏经验,导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等价有偿原则。如果合同显示公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合同。此外,根据该法典的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
-
著作权转让权利如何认定
依据转让合同中规定的权利认定。著作权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有偿或无偿地移交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移交著作权的著作权人称为转让人,接受著作权
-
委托合同的含义及特征
-
仓储合同的特殊特征及签订注意事项有哪些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体有哪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