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是指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债务人提出履行债务的请求,债权人能够接受履行,却无理由地不予受领。构成拒绝受领的正当理由可以包括债权人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遇到难以克服的意外情况无法受领、债务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与合同约定不符、债务人迟延交付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合同被解除或被确认无效等。若债权人拒绝受领提出了正当理由,则债务人不能将标的物提存。
以下情况不能认为是债权人拒绝受领:债务履行期间债务人没有提出履行请求;债务履行期限未到,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债权人没有接受履行。
债权人下落不明是指债权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不知去向。若债权人下落不明,债务人无法进行支付,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以消灭债权债务关系。
当债权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而未确定继承人或监护人时,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根据法律规定,若提存问题有特别规定,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执行。例如,根据担保法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应当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向与抵押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若质物有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可能危害质权人权益,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若出质人不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向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债务人提存的条件是必须满足难以履行债务的情形。所谓难以履行,指债权人不能受领给付的情形不是暂时的、无法解决的,而是不易克服的。
以下情况不能认为是难以履行:1.迟延接受履行对债务人影响不大,比如债权人表示迟延一、二天接受履行,或者债务人能够在迟延接受履行的期限内接受。2.下落不明的债权人有财产代管人可以代为接受履行。3.债权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可以很快确定。
提存的标的物应当是合同规定应当给付的标的物,主要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和物品。若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将所得的价款提存。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指的是标的物不适于长期保管或长期保管将损害价值,比如易腐烂、变质的物品或有危险性的物品。提存费用过高一般指提存费与所提存标的物价值不成比例。根据司法部颁布的《提存公证规则》,若提存物的六个月保管费超过物品价值的5%,应认为提存费用过高。若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提存费用过高与设立提存制度的目的相悖,但若不提存,债务人无法实现合同义务的消灭目的,因此可以依照我国拍卖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将所得的价款提存。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各种条件,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等。此外,还涉及委托合同的终止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情形。
关于提存的法律规定。在债务人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给有关部门,认定债务已履行。提存产生的费用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的财产收益归债权人所有,风险责任也由债权人承担。此外,合同法的某些规定如不变期间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