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应向清偿地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申请。申请中应包括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以及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谁为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此外,债务人还应提交相关债务证据,以证明提存物确实是其所负债务的标的物,并提供有关债权人迟延或无法清偿的相关证据。提存机关应对债务人提交的提存申请和证据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应予提存。
债务人的提存请求经审查符合提存条件后,应向提存机关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提存机关应接受并妥善保管提存物。
提存机关在收取提存申请和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授予提存证书。提存证书与清偿受领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债务人在提存时应附上提存通知书,并将其送达债权人。根据不同的立法规定,债务人通知债权人的义务由不同方承担。我国《合同法》规定债务人承担通知义务,除非债权人下落不明。该规定的合理性在于:
当然,《合同法》对债务人通知义务的规定仅适用于债权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对于债权人下落不明时如何通知以及由谁通知,《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是指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债务人提出履行债务的请求,债权人可以接受履行,却无理由地拒绝受领。构成正当理由包括:
如果债权人有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务人不能将标的物提存。
债权人下落不明是指债权人离开住所后去向不明。当债权人下落不明时,债务人无法履行支付义务,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以消除债权债务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提存问题的其他情形应依照法律规定处理。例如,《担保法》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价款时,应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向与抵押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如果质物有可能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权益,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不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变卖所得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向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法院提存申请书的基本框架及如何申请办理提存公证。申请人因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未了债务无法偿还,申请将债务提存于公证处以清偿债务。办理提存公证需提交相关证件和材料,包括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债之依据等。提存是清偿债务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担保的一种特定形式。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各种条件,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等。此外,还涉及委托合同的终止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情形。
人身保险的主体范围以及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人身保险对象为自然人,法人不可作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以投保金额为基础,结合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人身保险期限较长,计算保费需考虑利率走势。长期人寿保险具有储蓄性质,涉及提存责任准备金和投资收益。代位求偿权仅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