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后,债务消灭,债权人即取得提存物的所有权,并有权随时领取提存物。
然而,提存仅仅是消灭债务的一种措施。在双方履行双务合同的情况下,只有当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履行了各自的义务,合同才能终止。
有时债务人虽然已将标的物提存,并按照合同履行了自己的债务,但债权人却未履行对待给付的义务。为了避免先行履行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保证自己债权的实现,债务人可以在将提存物交付给提存部门时附加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债权人履行了对债务人的待遇义务,或者提供了相应的担保后,债务人才能领取提存物。如果不符合附条件的情况,提存部门应当拒绝债权人领取提存物。
例如,甲乙二公司订立了购买电视机的合同。甲公司有义务交付电视机,乙公司有义务支付价款。当债务履行期届满时,乙公司未及时受领电视机,也未支付货款。甲公司依法将电视机提存,并在提存时声明,只有在乙公司支付了电视机价款或提供了付款担保后,才允许乙公司领取电视机。如果在乙公司没有支付价款或提供担保的情况下,提存部门将提存物交付给乙公司,一旦乙公司领取提存物后无法支付甲公司的价款,提存部门将承担赔偿责任。在提存时,提存人应当向提存部门明确告知提存受领人所承担的待遇给付义务的内容,以及对所提供的担保的要求,如人的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便于提存部门在交付提存物前进行审查,另一方面也是判定提存部门责任的依据。
尽管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如果该权利长期不行使,不仅使权利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也会给提存部门增加负担,并不符合物质有效利用的原则。因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即消灭。提存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后,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提存物的受领人将不能再对提存物主张任何权利。
提存的意义和原因,包括债务人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等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提存的标的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等,并明确了提存的条件。摘要提存是一种法律行为,旨在保护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权益。
公证提存终止的法律意义。在债务人因债权人原因无法履行债务时,可将款项或物品提交提存机构,视为已履行义务;提存方式可消除双方不信任感,保障合同正确履行。同时,保护特定受益人利益,如监护人、遗产管理人等可将财产提存,待条件成熟再交付。此外,提存作为担保形
提存标的的给付条件,包括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标的物提存的方法和如何选择律师的技巧。在选择律师时,应该选择执业领域与案件领域对口、经验丰富、对专业有深入研究的律师。
提存的适用条件以及律师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提存的适用条件包括债权人下落不明、拒绝受领、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等情形。在协商、仲裁和诉讼阶段,律师分别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把握赔偿协议内容、参与仲裁和诉讼程序,降低诉讼风险,减少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