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人与提存受领人之间的效力是如何的
时间:2024-03-31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提存人(债务人)或者得为清偿的人将债的标的物提存后,不论债权人受领与否,依法均发生债务消灭的效力。那么提存人与提存受领人之间的效力是如何的?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提存人与提存受领人之间的效力是如何的
提存日期的确定
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16条的规定,对于提存货币,提存日期应当以现金或支票交付给提存部门的日期,或者提存款划入提存账户的日期为准。对于需要验收的提存物品,提存日期应当以提存部门验收合格的日期为准。对于提存的有价证券、提单、权利证书或者无需验收的物品,提存日期应当以实际交付给提存部门的日期为准。自提存之日起,提存人的债务将被消除,提存受领人无权要求提存人偿还债务。
提存物所产生的孳息归属
在提存期间,提存物所产生的孳息归提存受领人所有。当提存人取回提存物时,孳息归提存人所有。对于提存的标的物的收益,除用于维护费用外,剩余部分应当存入提存账户。
关于债的消灭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提存是债务消灭的原因,但是关于何时债务消灭的问题存在不一致的观点。在民事立法和民法学理论中,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日本民法和瑞士债务法认为,债务因提存债权而自然消灭;而德国民法认为,提存仅作为债权人请求的抗辩,只有在提存人丧失提存物的取回权时,才溯及于提存时消灭。我国的《合同法》只规定了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因提存而终止,但并未明确何时终止。根据学界的普遍观点,提存必须有合法原因,否则将不产生提存效力,因此可以认为债务关系在提存时消灭。但是当提存出现错误或提存原因消失时,应当认为提存的原因事实不成立或已消失,提存的效力不产生,提存人有权主张返还提存物,因此债务也不消灭。
提存物所有权的移转
此外,提存物的所有权因提存而移转给债权人。当提存物为特定物时,提存部门取得占有该物的权利,在债权人要求领取时,提存部门有义务将占有权转移给债权人。当提存物为不特定物时,我国台湾学者普遍认为,此时的提存具有消费寄托性质,提存部门在向债权人交付时,不必交付原来的提存物,可以用同种类、同品质、同数量的其他物品代替,因此所有权在提存时转移给提存部门,然后再转移给债权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存机关的确定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
法院提存申请书基本框架
法院提存申请书的基本框架及如何申请办理提存公证。申请人因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未了债务无法偿还,申请将债务提存于公证处以清偿债务。办理提存公证需提交相关证件和材料,包括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债之依据等。提存是清偿债务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担保的一种特定形式。
-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条件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各种条件,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等。此外,还涉及委托合同的终止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情形。
-
人身保险的主体范围和保险金额确定方式
人身保险的主体范围以及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人身保险对象为自然人,法人不可作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以投保金额为基础,结合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人身保险期限较长,计算保费需考虑利率走势。长期人寿保险具有储蓄性质,涉及提存责任准备金和投资收益。代位求偿权仅在财产
-
股权质押融资的合法性
-
抵押物变现后的提存程序
-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