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申请提存时,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公证处收到申请后,通过询问申请人和初审,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申请予以受理:
对于欠缺上述条件之一的申请,公证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对不予受理不服的复议程序。
公证员应按照《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的规定,审查以下内容:
当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的债务真实、合法,具备提存的原因和条件,且提存标的物与债务标的相符时,公证处应予以提存。若提存标的物与债务标的不符,或难以判明两者是否相符,公证处应告知提存人。若提存受领人因此原因拒绝受领提存物,则提存失效。若提存人仍要求提存,公证处可以办理提存公证,并记录上述条件。若不符合上述条件,公证处应拒绝办理提存公证,并告知申请人对拒绝公证不服的复议程序。公证处应验收提存标的物并登记存档。对于无法提交公证处的提存物,公证处应派公证员到现场实地验收。
根据合同法规定,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外,债务人应及时通知债权人或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标的物已提存。
根据《提存公证规则》规定,提存货币的日期为现金、支票交付公证处或提存款划入公证处提存账户的日期。需要验收的提存物品的日期为公证处验收合格的日期。无需验收的有价证券、提单、权利证书或物品的日期为实际交付公证处的日期。
提存的标的物应为合同规定应给付的物品,主要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和物品。若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提存所得的价款。
所谓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指的是标的物不适于长期保管或长期保管将损害其价值,例如易腐烂、变质的物品,以及有危险性的物品等。提存费用过高一般指提存费与所提存标的物的价值不成比例。
根据司法部颁布的《提存公证规则》规定,若提存物的六个月保管费超过物品价值的5%,应视为提存费用过高。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提存费用过高违背了设立提存制度的目的。但若不提存,债务人将无法实现合同义务的消灭。因此,根据我国拍卖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可以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提存所得的价款。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但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贸易合同中终止条款的多种情形。包括自然终止、显失公平、欺诈行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自然人死亡、不可抗因素等导致的合同终止。此外,根据《民法典》和《合同法》的规定,债务履行、债务抵销、标的物提存等情况也可导致债权债务终止。合同解除后,当事人需遵循诚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