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提存是一种制度,用于解决债务人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或债权人下落不明等情况下无法履行债务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可以将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债务。
2010年,张某与小刘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了租赁期间、租金金额及支付方式等内容。然而,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张某想以小刘拖欠租金为由解除合同。2014年7月,张某突然注销了收租的银行账户,导致小刘无法继续交租。小刘只能将应支付的租金向公证处提存。
法院认为,张某与小刘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根据合同约定,双方应按照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
然而,张某擅自注销了用于收取租金的银行账户,而小刘已按时将到期应缴租金提存至公证处。这种提存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张某无权要求继续支付租金并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并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因此,对于出租人无理由拒收租金的情况,承租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承租人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并确保租金的支付。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但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贸易合同中终止条款的多种情形。包括自然终止、显失公平、欺诈行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自然人死亡、不可抗因素等导致的合同终止。此外,根据《民法典》和《合同法》的规定,债务履行、债务抵销、标的物提存等情况也可导致债权债务终止。合同解除后,当事人需遵循诚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