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意即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的解除合同通知自该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解除,对方有异议要求确认解除效力而提起诉讼,如果诉讼中认定解除合同符合条件则解除合同并不因该次诉讼中止,仍在原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如果原告在起诉前没有发过解约通知,而是直接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如何认定解除合同的时点呢?如一审判决解除合同,如果被告方上诉,那么合同是否需待该判决生效之日起才能解除呢?如果是的话,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继续性合同中尤其是租赁合同,如果承租方依照合同起诉行使合同解除权,而出租方不同意解除合同对一审解除合同的判决提起上诉,在上述二审过程期间的租金是否应继续支付?承租方应如何合法地完善解除合同的程序如交还房屋,特别是在出租方不愿解除合同不接收房屋的情况下呢?笔者认为此类情况中,原告虽未在起诉前发过解约通知,但如果判决认定原告的解除合同有效成立,则一审中法院将应诉材料和证据送达给被告的行为即可视为原告的解约通知送达被告,如果法院确认合同应解除,那么被告在应诉材料的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时间应视为解除合同的时间,而不是判决生效的时间,这种解释也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立法本意。另外要求解除合同的承租人也应积极完善解除合同的程序交还房屋,在出租方不愿解除合同不接收房屋的情况下,依照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疫情下合同履行的问题,特别是租房合同的解除条件。如果只是暂时影响合同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目的,不能解除租房合同。只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如因疫情导致无法使用期限超过租期的大比例时间或超过租期,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
中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特别是针对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合同解除分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以及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等情形。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车辆不能过户是否能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合同法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不可抗力等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等。办理车辆过户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所有权转移证明等。最新资讯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不定期合同,但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