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根据数额的大小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合同诈骗罪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刑罚档次。
对于数额较大的合同诈骗罪,法律规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以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合同诈骗罪,法律规定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合同诈骗罪,法律规定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您提供的情况,合同诈骗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具体的刑期还需要根据返还债务的情况、犯罪情节等因素进行认定。如果被告人积极返还债务,并且没有其他恶劣情节,可能可以减轻刑期,甚至可能获得缓刑。此外,根据法律规定,罚金一般为犯罪数额的2-3倍,即20万元-30万元。如果不缴纳罚金,可能会影响减刑的可能性。
刑满释放后,因合同诈骗而产生的债务会自动消除,不需要再进行归还。至于个人名下的财产,如果在刑满释放时仍然存在,并且已经缴纳了罚金,这部分财产仍然属于个人所有。
根据法律规定,刑满释放后,配偶和子女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与犯罪人无关。因此,在刑满释放后,即使未归还债务,配偶和子女仍然可以拥有自己名下的财产。
除了特定职业(如公务员、律师等)外,刑满释放人员享有公民待遇,可以正常进行经济活动,包括购买房产和注册经商。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我国刑法中将电信诈骗罪归为诈骗罪的范畴,两者主观要件相同,但行为表现不同。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而盗窃罪则是偷盗行为。文章还介绍了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的概念及在两种犯罪中的体现,并说明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