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义务,也称为“前合同义务”或“先契约义务”,是指在要约生效后合同生效前的缔约过程中,缔约双方基于诚信原则而应负有的告知、协力、保护、保密等的合同附随义务。
先合同义务是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义务,即在缔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义务。其义务的主体是特定的。
先合同义务是一种合同附随义务,有别于合同义务。合同附随义务按时间点划分可分为先合同义务(生效前)、后合同义务(履行完毕后)和合同中义务(即生效后至履行完毕期间)。先合同义务即为合同生效前之附随义务。
先合同义务是一种法律义务,即是法律强制缔约双方承担的义务,而不是由合同双方自我约定的义务。因此,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而不是违反合同的行为。
先合同义务的内容是当事人间的信用关系,即遵守信用的义务。
协力义务是指缔约双方共同尽力促成合同缔结成功的义务。违反协力义务的行为包括恶意谈判或恶意终止谈判损害对方的利益,并且该行为有证据证明。
告知义务是指在缔约过程中,当事人有责任向对方提供必要的情报。这包括不向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重要事项的告知、使用方法的告知以及瑕疵告知等。
保护义务是指在缔约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善尽必要的注意义务,相互促进,保护对方人身及财产权利不受侵犯。违反保护义务的行为包括滥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胁迫对方、对对方施加不当影响或利用对方和无经验或急迫需要,而取得不当利益。
保密义务是指在缔约谈判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对知悉的对方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信息保密。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包括向外界泄露或擅自使用这些信息。
除了以上几种具体义务,根据诚信原则,先合同义务还可能包括其他具体义务,如照顾、忠实义务等。因此,深刻认识诚信原则并用其衡量可以保证法律的公正。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标后双方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实质性内容,而合同的主要条款变更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合同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以及需要办理特定手续方可生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及相关问题。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必须符合一般生效要件及特殊生效要件如登记和共有人同意。房屋买卖合同必须登记才能生效,而未经登记的合同不具备生效力。共有人未书面同意的房屋买卖合同并非必然无效,而是效力未确定的合同。文章
先合同义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征。先合同义务包括协力义务、告知义务、保护义务和保密义务等,要求缔约双方共同促成合同缔结成功,保护对方合法权益,维持特殊信赖关系等。其主体特定,成立的理论依据是诚信原则,是一种法定义务和附随义务。违反该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承包商违反先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包括假借订立合同恶意磋商等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赔偿。文章还介绍了签订合同的要件以及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签约对象的资质、合同名称和内容的一致性、明确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