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来说,抵押合同订立后即生效。
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因符合法定有效要件而取得现行法律认可的效力。大多数的合同成立时间与生效时间是一致的。就抵押合同来说,担保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生效。在物权法未颁布之前,我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秉承这样的方式操作。实际上,该规定“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混淆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效力。因此,后颁布的物权法的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百八十八条分别以抵押权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的原则将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的这一规定进行了变更,将合同成立生效的合同行为与抵押权设定的物权行为进行了区分。抵押合同的订立是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原因行为,属于债权关系范畴,其成立、生效应当依据合同法确定。
简单的来说,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而生效,但未经办理抵押登记的,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物权法对不动产及不动产权利的变动采登记生效主义,即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办理登记,不办理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而对于动产物权变动则采登记对抗主义,即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未经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不得对抗第三人。法律除了要求签订书面合同外,还要求对不动产及不动产权利办理抵押登记,不经抵押登记,抵押权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动产抵押登记,可以使得抵押财产的物上负担一目了然,使实现抵押权的顺序清楚明确,有利于预防经济纠纷,保护债权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当事人对动产或者说是准不动产进行抵押的,可以办理抵押登记也可以不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不以登记为生效条件,而是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是未办理抵押登记的,其抵押权是不完备的,即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有偿赡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签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协议只有在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签订赡养协议时,应注意不得附带条件履行赡养义务,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需征得被赡养人同意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赡养应遵循的原则,包括赡养义务、经济供养、生
签订财产协议、赠与协议的相关要点和法律规定。财产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只要双方签字即具法律效力;履行协议时,应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并约定违约金。赠与合同公证后不可撤销,但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可撤销赠与,建议约定违约金。未还清房贷的房屋不可加名,加名产权比例
合作框架协议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只有依法成立的合作框架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其约定的义务,包括通知、协助、保密等特定义务。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债权债务未结清情况下合同解除与转让的相关问题。在债权债务未结清时,合同不能解除,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权利义务终止,已履行的可根据情况要求恢复、补救并赔偿。债权的转让需遵守法律规定,通知债务人才有效;债务的转让需经债权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