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简介
台湾公民赖某急需运送一批保龄球设备至陕西,经人介绍,联系了昆山某运输公司<以下简称运输公司>,运输公司即派员现场看货,以确定所需运输车辆。后经协商一致,双方6月27日签订《临时运输合同》,合同约定“乙方应具运输、配载能力,并合法运输;付款方式为:预付7000元运费,货到后经检查数量、外观无破损,将剩余运费13000元付给司机;合同有效期至05年7月3日”。
签约当日,赖某支付了预付款,6月29日,运输公司安排了两辆九点六米的货车装车起运。6月30日,赖某接运输公司电话通知:司机称运输车辆行驶至江苏省泰州市时,被当地交警部门以超载为由处以罚款,运输公司请赖某派员配合运输公司人员赴现场处理。赖某即派员前往,司机要求:运输公司支付罚款及全部运费,否则拒绝继续运输。运输公司予以拒绝并离开现场,司机随即也不知去向。赖某要求运输公司寻找货物并按期到货,运输公司不予理睬,赖某于7月8日书面函告运输公司履行合同义务,运输公司回函称:赖某隐瞒货物重量致使超载,运输合同终止,赖某自行提取货物。赖某基于运输公司拒不履约的行为将会给自己造成约100万元损失的情况下,立即派员查找货物,最终在河南省某处、安徽省某处寻找到货物。但司机拒绝交出货物,并称:已经通知运输公司,但运输公司不来处理,车主及司机是承揽该运输公司委托的运输工作,现在只有运输公司赔偿损失后才可以提货。赖某又通知运输公司前来处理,但运输公司称合同已经终止,不再处理。赖某为避免损失扩大,在支付给司机3万余元后,安排车辆自两地提走货物,至此已经距约定货物运抵时间延期了25天。赖某为此支出差旅费、“赔偿款”、运费5万余元。赖某要求运输公司赔偿,运输公司予以拒绝,遂成诉讼。
二、代理过程
律师听取了赖某的陈述并审查了证据,认为此案具有可操作性,就接受了当事人的委托。受托后,律师首先分析本案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赖某与运输公司签订的《临时运输合同》效力及权利义务状况;二是运输公司与车主之间的关系;三是运输公司是否有违约行为;四是谁对赖某的损失承担责任;五是赖某的损失包括那些部分。
确定案件的锲入点后,律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赖某与运输公司的运输合同是合法有效的,赖某的合同义务是交付所要运输的货物、支付运费,运输公司的义务是调配车辆、接收货物、安全准时运抵目的地。二是运输公司并未安排自己的车辆运输以履行合同,而是委托外地返程车代运,运输公司从中赚取差价款7000余元,他们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但不能因他们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使车主成为被告,因为,在台商赖某来说,他的合同相对人就是运输公司。三是运输公司明显违约,首先是未经托运人的同意,擅自转委托,而不亲自履行合同义务;其次是调配车辆不合适,致使发生超载;再次是未能将货物完好、按时运抵目的地;最后是无故解除合同;四是运输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赖某的损失。赖某的合同相对人是运输公司,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主体当然是运输公司,至于运输公司转委托给车主,无论是违约与否,均应由运输公司就履行合同的行为对赖某负责,而不能是车主。五是赖某的损失组成,
甲方与乙方之间长期合作的汽车运输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书明确了货物的种类、性质以及合同期限。此外,文章还详述了货物发往地、运价及到货时间等相关事项,并对运输费用、到达时间等进行了具体约定。合同要求乙方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并保证运输过程中的责任不因其他
销售合同的细节内容,包括标的物明细、交货方式、验收标准及方法、结算方式、售后服务保证、提出异议的时间和方法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合同明确了买卖双方的权益及义务,规定了货物交付、验收、结算、售后服务、异议处理和违约赔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货运代理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明确规定了甲方和乙方的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双方在开展业务时都应持有有效营业执照。甲方委托乙方代理安排运输货物,并详细说明了订舱要求、订舱内容的更改或取消、业务量要求、费用结算、海洋运费、费用支付、单证交付、违约责任等相关条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及其相关附加费用的概念。海洋运输附加费、空运附加费是在船公司或航空公司运营中遇到特殊情况时的调节措施。换(抽)单费、码头附加费等多种费用是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服务费用。除此之外,文章还涉及了分拨费、报关费、代理服务费等额外费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