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的通知》旨在解决征地工作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以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制订这两项标准的目的是为征地补偿提供依据,直接为征地服务。
区片综合地价更为科学、全面,而统一年产值标准更为基础。东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应制订区片综合地价;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应积极推进区片综合地价制订工作;其他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区片综合地价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土地的价值,而统一年产值标准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统一年产值标准适用于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测算,集体建设用地征收补偿测算可参照执行。年产值倍数法适合于测算农用地,但用于建设用地时可能导致土地估值偏低。因此,在制订统一年产值标准时应适当提高土地收益的估值。
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公平、合理,标准应及时进行调整。统一年产值标准应设定基准时点,一般3~5年调整一次;征地区片价应设定对应的基准时点,一般3~5年更新一次。对于长期原地踏步的标准,可考虑通过审查程序进行调整,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制订标准时应从农民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妥善处理征地补偿标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法定补偿标准与农民补偿要求之间的关系。要防止以制订和公布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为由,压低征地补偿标准。新标准的制订目的是提高补偿,对实践中的效果应加以观察和评估。
拟定或修改基准地价、拟定或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的主管部门应当依职权组织听证。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在制订这两项标准时应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若被征收人的听证权未得到保障,可通过起诉国土部门不作为等途径寻求救济。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相关内容。文章详细列举了征收不同性质的土地,如耕地、基本农田、林地等,以及各种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补偿标准。同时,还介绍了其他税费、房屋补偿以及其他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
依据《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来评定工业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合理性问题。文中指出出让工业用地时需遵循该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的最低控制标准,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并严格执行不得低于最低价标准。同时,针对不同情况的项目用地、出让年期和租赁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