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廉价旅游广告说“不”。
现在一些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在广告宣传中报价很低,甚至只收取来回的交通费。省消协提醒旅游者一是千万不要被廉价的旅游广告所迷惑,不能只看价廉,廉价的广告背后往往有景点缩水、时间缩水、降低服务质量、强买强卖等行为。二是建议旅游者不能只看价格选择旅行社,一定要选择有资质资格、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规范、服务完善的旅行社。
二、对购物“陷阱”说“不”。
旅游购物一定要谨慎,旅游者应注意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价格要货比三家,不要急于成交。旅游景点内的商品一般价格都较高,不要轻易购买。购买的商品要保存好质量保证书及发票,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以利交涉,减少损失。尽量不要在旅游景点购买珠宝钻石、家电、茶叶、化妆品,购买当地的土特产时还要注意是否过了保质期。
三、对口述旅游合同、约定说“不”。
有些游客在旅游前与旅行社口头约定旅游的相关事宜,可出现违约行为时又无据可查,真是有苦难言。省消协建议游客在出行前一定要与旅行社签定完整的、详细的、科学的书面合同。合同的内容应包括:1、旅行的时间和行程安排;2、所乘交通工具及档次(飞机要写清航空公司、航班时间、飞机型号;火车要写清楚是硬座、硬卧还是软卧,是否空调车;轮船,要明确坐的是几等舱等);3、旅行的吃、住档次和标准。另外,对旅行社自行制定的不公平格式合同可以拒签。
四、对忍气吞声说“不”。
在旅游过程中,一旦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忍气吞声。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旅游质检所投诉,也可向相关的行政部门申诉,甚至可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法律规定及其非传统境外旅游安全问题。旅行社需获得业务经营许可方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具体条件由国务院规定。此外,境外旅游安全面临恐怖主义、犯罪、战争、政治不稳定和传染性疾病等隐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者安全。
“群旅游”活动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包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和参与者的伤亡损害赔偿风险。在“群旅游”中,驾驶者和组织者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无论是否为有偿服务。此外,组织者应遵守旅游法规,不得从中牟利,否则涉嫌违反法律和欺诈行为。为避免法律风险,建议参与者选择
天津市各区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联系地址。文章列出了天津市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对应的联系地址,以便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此外,还提供了其他相关投诉电话,如环境保护投诉热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商品质量投诉热线等。
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相关规定。其中定义了旅游纠纷、旅游经营者及旅游辅助服务者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集体旅游合同纠纷、旅游经营者责任、旅游辅助服务者责任、保险责任等方面。规定还涉及了不公平不合理规定、安全保障义务、告知警示义务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