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先生和W先生是长期的朋友,虽然没有经济往来,但保持着联系。一天,Z先生找到W先生,希望借50万元解决自己的资金困难。W先生犹豫不决,Z先生表示自己能够在一年内全额还清借款,并商量利息问题。
在双方商议后,他们达成了借款协议。根据协议,W先生同意借给Z先生50万元,并约定利息为月息5%,直到还款时为止。
借款期满后的10个月,Z先生准备还款时发现,他需要支付给W先生25万元的利息,他觉得这个数额太高,希望和W先生商量减少利息。然而,W先生认为双方之前已经约定好利息,Z先生现在是在变卦。
双方之间存在合法的借贷关系,但W先生的主张是否能得到法律支持需要进一步分析。关键在于双方约定的利息。在借贷中,可以约定利息或者不约定利息,但是约定的利息不能超过一定幅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此限度的部分利息将不被法律保护。
根据双方约定的月息5%,相当于年利率为60%。即使双方诉诸法律,法院也不会认可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以上的利息。因此,W先生的要求无法完全实现。
阴阳合同避税的法律风险与违法后果。签订阴阳合同获得非正当利益属违规行为,双方均需承担避税责任,不知情方可免责。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实,将追缴税款并罚款,涉及金额较大可能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税法规定及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合同纠纷中的举证责任问题。在合同是否成立发生争议时,主张合同关系成立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同性质的合同,原告需承担的举证责任范围有所不同。对于诺成性合同,原告需证明基本条款协商一致的事实;对于实践合同,原告还需证明交付
加工承揽合同的履行地一般以加工行为地为准,除非合同中另有约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履行地点,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且争议标的是货币支付,则以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如果是交付不动产,则以不动产所在地为
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根据合同约定处理。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也可以约定违约损失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