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代理与复代理是以代理人是否亲自为代理行为为划分依据的。代理人亲自实施代理行为的,称为本代理,也称为普通代理;不是由代理人自己而是由代理人委托的其他人实施代理行为的,称为复代理,也称为再代理、次代理或转委托。接受代理人委托的人称为复代理人。
复代理指代理人为处理代理事务,为被代理人选任其他人进行代理。复代理所基于的代理,即由代理人进行的代理,称为本代理。
复代理,是代理人为了实施代理权限内的全部或部分行为,以自己的名义为被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其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复代理 虽由原代理人选任,但他不是原代理人的代理人,而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因此复代理人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其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而不必经过原代理人的中间环节。在发生复代理之后,复代理人并不取代原代理人,原代理人的地位不变,而是由复代理人分担了他的部分或全部职责。复代理人的 代理权限只能小于或等于原代理人的权限。原代理人对复代理人享有监督权和解任权。
原则上,代理人应亲自进行代理行为。但是当具备以下三种情况时,法律允许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
1、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已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2、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被代理人事后认可的。
3、事先没有征得被代理人同意,事后也未得到被代理人认可,但是转委托符合法定的“紧急情况”的。这里的“紧急情况”是指由于急病、通讯联络中断等特殊原因,委托代理人自己不能办理代理事项,又不能与被代理人及时取得联系,如不及时转托他人代理,会给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更大损失的情况。
复代理中,因原代理人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原代理人赔偿损失,复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同时阐述了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的区别,包括产生根据、诉讼地位、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和权限范围等方面。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需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风险责
刑事辩护人与刑事代理人的七个主要区别,包括产生方式、诉讼地位、诉讼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权限范围以及活动名义的不同。辩护人基于委托或法院指定,独立进行辩护;而代理人则基于当事人授权,附属地维护被代理人的权益。两者在诉讼中扮演不同角色,各具特点。
甲方与乙方关于代理资格的协议内容,包括代理资格的要求、代理范围和期限、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代理价格和销售指标,以及订货、付款和货运等相关事项。协议要求乙方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固定营业场所和付款能力,并遵守甲方的代理销售策略和协议规定。乙方成为甲方专属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