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进行。只有在委托人的指导下从事委托活动,受托人的行为结果才会被委托人承认。因此,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内行事。未经委托人指示的情况下,受托人不能擅自改变委托事务,更不能占为己有。
委托合同是一种代理关系的约定,其调整的法律关系适用于有关代理的一般规范。然而,委托合同与代理合同并不完全相同。委托合同仅调整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涉及他们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委托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基于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具有严格的人身属性。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只有在必要时(例如行使或履行某项权利义务,实施某项法律行为,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亲自处理)才通过委托合同解决问题。由于受托人办理委托事务的结果由委托人承担,委托人在选择受托人时通常会选择自己信任的人或具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良好信誉的人。因此,委托合同强调当事人的严格的人身属性。法律要求受托人必须亲自处理委托事务,除非事先得到委托人的授权或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的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不得将委托事务转委托给他人办理。
委托合同的目的是通过受托人办理委托事务来实现委托人追求的结果。因此,委托合同的客体是受托人办理委托事务的行为。
受托事务的范围包括法律事务(如买卖、借贷、诉讼、登记等)和非法律事务(如医院探视病人、代读生日贺词、抄写文稿、代为捎带物品等)。然而,除违反法律规定外,某些具有特定人身属性的事务(如结婚登记、订立遗嘱、收养子女等)不得委托他人办理。
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自然人之间的委托合同通常是亲友或熟人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由于特殊关系和相互信任,合同通常是无偿的。然而,在法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一些较为复杂、要求较高的委托合同通常是有偿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理解委托合同的有偿性时,应区分委托人向受托人支付报酬和委托人向受托人支付办理委托事务的必要费用。后者并非合同中的对价关系,因此并不表明委托合同是有偿的。
委托合同一经成立,无论有无偿,当事人双方均需承担一定的义务。受托人的主要义务包括办理委托事务、报告情况、转移受托事项所得权益等。委托人的主要义务包括提供指示、提供和补偿办理委托事务所需费用,并在有偿合同中支付报酬。
委托合同的订立不仅需要委托人的委托意思表示,还需要受托人接受委托并愿意为其办理委托事务的承诺。一旦受托人做出承诺,委托合同即自承诺生效之日起成立,无需以物交付或履行某种行为作为成立条件。因此,委托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
翁某作为某公司董事长伪造公司印章签订担保合同的情况。翁某因投资房地产向游某融资并签订《借条》和《协议书》,其中涉及A公司、某公司的担保。虽然某公司提出再审,主张翁某伪造印章,但最高法院认定翁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公司需承担担保责任。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
超越代理权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代理人实施的超出被代理人授权范围的行为被视为超越代理权的行为或无权代理。根据法律规定,这些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会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代理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责任,如代理权限内的责任、转托
买卖合同中相对人是否需要对无权代理承担责任的问题。如果无权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进行追认。同时,申请办理房屋买卖合同公证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居民身份证件、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屋买卖合同文本等。文章还提及
无权代理订立合同的相关内容。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包括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在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权代理的合同效力需经被代理人追认或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来确定。未经追认的合同对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