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签字但已实际履行的合同,是否有效成立
时间:2024-11-30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虽未签字但已实际履行的合同,是否有效成立
合同成立的履行治愈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当事人一方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已经实际履行了主要义务,并且对方当事人接受了履行,那么该合同即成立。这一规定体现了民法中的“履行治愈规则”。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是指当事人一方履行了决定合同性质的主要义务,而对方也接受了履行。因此,当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存在共识,意思表示一致时,合同即成立。
合同成立的限制
然而,在以下情形中,合同不能成立: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对方当事人拒绝接受履行时,即使相对人履行的是主要义务,该合同仍然不能有效成立。这表示双方对合同内容并未协商一致。此外,如果一方当事人履行了次要的义务,并且对方当事人接受了这种履行,但义务人又拒绝履行主要义务,那么相对人不能要求义务人继续履行主要义务,也即该合同并未成立。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包括股权价值评估困难、公司章程规定的特殊性和股权质押的成立条件等方面。其中需要注意股权价值评估过程中目标公司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机构的选取,还需关注公司章程是否有更高的股权质押规定。同时,股权质押的成立需满足签订股权质押合同
-
合伙合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合伙合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合伙合同作为商事合同,需注意当事人资格、禁止人群、协商与约定、出资方式、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以及合同的生效和修改等方面。合伙合同在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但成立生效的合伙合同并不等同于成立的合伙企业。
-
关于主张合同约定违约金过高的调整原则
合同履行及解除纠纷中违约金的性质认定及调整原则。因合同签订双方地位不平衡,违约责任的设置可能不平衡。违约金标准衡量需考虑违约损失、合同履行程度和各方过错程度,而不仅仅是数额比例。举证责任应由守约方承担,证明违约金是否过高的客观情况。正确理解和应用《合
-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
夫妻间借款合同的效力及法律依据
-
没有书面形式合同成立吗
-
不履行合同报警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