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同义务转移
时间:2024-02-2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合同签订之后,合同的当事人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义务,合同的义务有很多,如告知义务、保密义务、协助义务等。合同当事人应该对义务进行承担,但有时候义务是可以转移的,那么什么是合同义务转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合同义务的转移及其情形
一、合同义务转移的定义
合同义务转移是指债务人经债权人同意,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合同义务转移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合同义务的全部转移,即新的债务人完全取代了旧的债务人,负责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二是合同义务的部分转移,即新的债务人加入到原债务中,与原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履行义务。
二、合同义务转让的情形
(一)免责的债务承担
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地位而承担全部债务,使债务人脱离合同关系。免责的债务承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二是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在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时,债务于合同成立时移转于该第三人,该第三人成为债务人,原债务人则脱离合同关系,不再向债权人承担债务。债务承担合同的成立并不要求特定的形式,只要当事人就债务承担达成合意即可。在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的债务承担合同中,债务承担的效力取决于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关于移转债务的合意。债务承担合同的订立及其效力适用民法关于意思表示的规定。如果债务承担合同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原因,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后,债务承担的效果也将消失,债务人仍然需要承担原有的债务。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
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并不脱离合同关系,而由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在并存的债务承担成立后,债务人与第三人成为连带债务人。并存的债务承担往往是因为第三人以担保债务履行为目的加入合同关系而成立。与保证不同,第三人通过加入合同关系成为债务人之一,债权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请求履行全部债务。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成立需要以原有有效的债务为前提。即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存在可撤销或解除的原因,在撤销或解除之前,仍然可以成立并存的债务承担。第三人承担的债务应与承担时的原债务内容相同,不得超过原债务的限度。并存的债务承担成立后,债务因原债务人或第三人的清偿而消灭,如有需要,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可能发生求偿关系。总之,合同义务转移的情形包括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在免责的债务承担中,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地位并承担全部债务,使债务人脱离合同关系;而在并存的债务承担中,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债务人与第三人成为连带债务人。根据具体情况,债务人和第三人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合同义务的转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买卖合同的定义和义务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的条款。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但不能解除合同,除非后履行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中止履行的情形和通知对方的要求。
-
什么是合同后义务
合同后义务的概念及其相关规定。合同后义务发生在合同消灭之后,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中的义务扩张,属于法定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发生在特定当事人之间,目的是维护给付效果或协助处理合同终止的善后事务,防止一方滥用权利对另一方造成损害。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
-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
-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的法律性质
-
流押条款流质条款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