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 > 缔约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是如何的

缔约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是如何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382
在商业合作以及员工雇佣中,常常用到合同。它可以保障合同双方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合同订立过程有时还包括先合同,缔约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是如何的?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缔约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是如何的

关于先合同义务的概括性规定,散见于各国立法,此为常例。而关于先合同义务的具体规定,却鲜有代表性之立法例,常委诸于判例与学说。综观各家所言,以诚信原则为法理基础的先合同义务的产生、存续并发生效力是基于缔约及缔约人对合同生效之期待。其内容主要是:

其一,告知义务。缔约过程中,一方应将影响对方订约、关乎合同成立或生效等可能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客观情况及时告知对方。具体又可分为:1.瑕疵告知。即出卖人应将标的物之瑕疵告知对方,不得故意隐瞒;2.合同成立或生效前重要事项通知。如因不可抗力致标的物灭失、企业破产、当事人丧失行为能力等;3.使用方法说明。主要指产品制造任何出售人影在产品上附适用说明书,或向买受人说明使用方法。告知义务本旨有二:一是平衡缔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在买卖合同中尤为突出。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卖方对标的物的质量、权利状况比买方更清楚,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故法律要求信息优势方负全面真实的告知义务。二是尽量避免信息弱势方因信息受阻而遭受损失。

其二,保护义务。缔约双方应以对待自己利益之注意谨慎对待他方利益,使他方避免因己方之过失或懈怠而遭受损害。比如,当事人一方需要到另一方提供的场所进行缔约活动时,这一行为完全是基于对对方的信赖,因此提供交易场所的一方应负保护对方人身安全的义务。否则,一旦之对方有损,场所提供方难辞鸿门宴客之咎。

其三,协力义务。缔约双方应为合同之缔结相互协助、通力合作,为他方提供便利,不得以己方之经济地位优势或他方缺乏经验而取得不当利益,或以虚假陈述不合理地增加对方缔约成本致使对方遭受损失。

其四,诈欺禁止义务。双方不得以损害对方利益为目的,假借订立合同而恶意磋商。诈欺是对诚信原则最严重的违背,也是不正当竞争最常用的手段,如恶意磋商使对方丧失与对方订约机会即为适例。故而,法律明令禁止诈欺行为。

其五,保密义务。缔约双方为缔约而相互了解对方的一些秘密情况,不管合同最终缔结与否,均应予以保密,不得泄露,不使他方遭受损害。如受雇人不得向他方泄露雇主的技术及商业秘密。

先合同义务的法律特征

通过前文对先合同义务概念之界定与内容之罗列,可以透视到先合同义务的主要法律特征。

其一,主体特定性。即先合同义务发生于为缔结合同而相互接触、磋商的当事人之间,其主体为特定的双方当事人。

其二,内容附随性。先合同义务是针对所要订立及已经订立的合同而言的,其本身并无给付内容,因而不同于合同义务,但又附随于合同之订立及对合同生效之期待。离开缔约,先合同义务即无独立存在之可能。

其三,产生依据法定性。先合同义务是法律强制缔约双方承担的义务,非为双方自由约定,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属违法行为而非违约行为。

其四,合同通用性。合同种类繁多,内容复杂,体现着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当事人需求的多样性,故合同义务亦具复杂性和多样性。虽然如此,各种合同所对应的先合同义务却是基本相同的,究之以底,乃在于先合同义务是法律对缔约者诚信品格和善良心态的一般要求。先合同义务要求缔约者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应积极防止他方利益受损,其本身对当事人以何内容或方式进行合同利益分配并不关注,不象合同义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故诚信品格和善良心态成为缔结各种合同均应遵守的一般义务。

其五,约束力双重性。诚信本为道德准则,经长期检验和提炼而上升为法律原则。道德准则的法律化使得诚实信用具有法律上和道德上的双重约束力。

其六,期间特定性。“先合同义务的起止时间学界并无深入探讨”,应将其界定为自要约生效时至合同生效时。如果仅就人与人之间的一般信用关系而言,其产生、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运动过程,本身勿须以两个时间界点来准确地界定其产生和终结。但法律设置先合同义务并非为保护人与人之间的一般信赖关系(如朋友之间友情的深浅、信赖的厚薄并不为法律所保护,因为一般信赖关系不具法律意义),而是为保护特定缔约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因为它可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发生。既然有缔约事实存在,就必然有缔约开始、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时间界定。先合同义务法律制度之设置就是为了保护从缔约开始到合同生效这一阶段当事人的利益,在此期间违反诚信义务给相对方造成损失者,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其七,违反义务后的非强制实际履行性。合同义务,因有合同存在,得强制履行;而先合同义务,由于是诚信品格的法律化,其本身并无给付内容,一旦对其违反致使相对方遭受损失,即使要求违反者实际履行亦于事无补(何况,其中某些义务固不可强制履行,如保密、忠实等义务),只能委诸于损害赔偿以恢复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规定。指出宽限期一般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同时详细阐述了迟延履行对合同解除的影响,并列举了四种不同情况下迟延履行是否构成根本违约的处理方式。

  • 违反附随义务算违约吗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应当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在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也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如果当事人一方

  • 购房合同可以毁约吗

    购房合同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毁约的,否则会承担违约责任。然而,如果合同中存在可撤销或使合同无效的要件,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根据民法典第509条规定,当事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并遵循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避免浪费资源、

  •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规定有哪些内容

    附随义务在我国中应严格定义为狭义的概念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一是促进实现主给付义务;二是维护对方的人身或财产利益违反附随义务与违反给付义务一样产生违约责任附随义务的内容包括通知、协助、保密和基于诚信原则而产生的其他义务经济法扩展了附随义务,使其作用更为凸现,

  • 先合同义务的含义是什么
  • 保险合同的法定解除权在什么时候体现呢
  • 保险合同运用最大诚信原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