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诉法对合同履行地的认定
时间:2025-02-1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有人说2015年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变得比翻书还快,让人累觉不爱。合同履行地,即合同行使特征所在地。关于合同履行地的认定是怎么规定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接下来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法律常识吧,希望小编能够帮助到您。
新民诉法对合同履行地的认定
一、合同履行地的约定优先原则
根据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即使实际履行地与约定履行地不一致,仍然应以约定的履行地法院为管辖法院。只有当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才可以考虑实际履行地法院的管辖权。对于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即为合同履行地。
二、合同履行地约定优先原则的例外情形
根据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意味着合同履行地约定优先原则仅适用于已实际履行的合同,对于未实际履行的合同不适用。
三、合同履行地与不动产所在地的关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约定管辖不得违背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原则。根据民诉法专属管辖原则,不动产纠纷的诉讼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因此,对于以不动产为履行内容的合同纠纷,其管辖法院应当是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任何约定不动产所在地以外的法院管辖的约定均无效。
四、合同没有实际履行时的管辖法院确定原则
当合同没有实际履行时,根据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然而,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住所地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管辖法院。如果被告单方住所地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应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原告单方住所地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根据约定优先原则,应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或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被告住所地与合同履行地均有管辖权,原告住所地法院至少应与被告住所地法院拥有同等的管辖权。如果原、被告双方住所地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相同,应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告合同履行地的管辖问题
广告合同的履行地的管辖问题。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和合同法的规定,确定了不同情况下广告合同的履行地。其次,在审判实务中,以合同双方约定为准确定合同履行地,如合同无约定则结合诉讼请求和合同履行义务确定。最后,对于约定不明确或未履行的合同,由被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引发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借贷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公民或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当涉及多个被告时,各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同时,也提到了
-
买卖合同的定义和义务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