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09)》的相关规定,合同工程发生误期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误期赔偿费的最高限额为合同价款的5%。承包人赔偿后,也不能免除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应承担的任何责任和应履行的任何义务。
工程工期产生纠纷解决方法
1、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条和第二百八十四条、《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通用条款11.3条规定,发包人存在增加合同工作内容,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要求或其他特性,迟延提供材料、工程设备或变更交货地点,提供图纸延误,未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预付款、进度款等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形时,承包人有权提出顺延工程日期、支付停窝工损失、进行价格风险调整等索赔要求。上述规定看似易于执行,但承包人的索赔却往往会因为以下一些因素而增加难度:
(1)通常发包人会在合同中设置“本工程暂定开工日期为x年x月x日,具体开工日期以发包人的书面通知为准”的条款,以此来规避延期开工的工期延误责任。律师就曾见过发包人以此拖延了一年之久未开工,而承包人却难以主张延迟开工索赔的例子。
(2)施工合同中往往约定的工期调价风险系数不合理,或约定承包人的报价中已包含了工期风险,因此工期无论如何调整,由此带来的全部损失均由承包人承担。这样的约定对于承包人极为不利,工期调整较小尚可,一旦发生大的调整,就可能对承包人的施工成本造成严重影响,那么承包人将承受由此带来的巨大损失。若承包人要提出索赔,则首先必须变更合同约定,但这一目标通常会因发包人的拒绝而难以实现。
(3)窝工期间,承包人留驻施工现场的人员(数量、职称)、机械设施、设备、窝工时间等未及时办理签正或签正不规范、不齐全,导致承包人的窝工索赔正据存在缺陷,难以获得发包人的认可。
2、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工期延误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通用条款11.4条并没有对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进行明确规定,而是给予了发、承包人双方自主约定的其具体内容的权利。因此,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决定承包人能否因气候原因停工,停工后索赔能否成立的关键。
此类纠纷产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发、承包人双方对此没有约定,或对恶劣气候条件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约定不清。比如,合同约定遇大雨持续一定时间可停工,但对什么样的雨量程度算大雨,以及大雨具体持续时间没有约定。如此一来,发包人和承包人就可能对大雨的标准产生不同判断,从而影响到工期索赔。因此,合同中应当注意完善对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的约定。同时,因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也属于非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类型,因此索赔的处理方式和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索赔一样。
3、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纠纷
除了上述所讨论的合同约定工期及可进行工期变更的情形外,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虽然不能引起工期变更,但也可能导致实际总工期发生变化。
果园承包合同的详细内容。甲方将果园承包给乙方,规定了承包地点、数量、期限、承包费及交纳方式等。合同明确了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贷款、化肥、农药的分配,守护房和工具的使用,以及乙方对果园的管理、销售权等。此外,合同还规定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手车买卖合同的签订及相关事宜。合同明确了车辆基本情况、车辆价款及支付方式、过户、交付和风险承担、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以确保二手车的合法交易和双方的权益保障。
房租逾期违约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承租人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租金即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实际操作中,出租人通常对逾期几天的租金不会追究违约责任。但如果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则对方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要求其承担违约
买卖合同中违约责任的约定问题。当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时,出卖人可以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按照法律规定计算利息。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法的,按约定处理。违约金认定不限于“违约金”一词,还包括其他约定。虽然法律赋予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权利,但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