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09)》的相关规定,合同工程发生误期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误期赔偿费的最高限额为合同价款的5%。承包人赔偿后,也不能免除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应承担的任何责任和应履行的任何义务。
工程工期产生纠纷解决方法
1、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条和第二百八十四条、《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通用条款11.3条规定,发包人存在增加合同工作内容,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要求或其他特性,迟延提供材料、工程设备或变更交货地点,提供图纸延误,未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预付款、进度款等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形时,承包人有权提出顺延工程日期、支付停窝工损失、进行价格风险调整等索赔要求。上述规定看似易于执行,但承包人的索赔却往往会因为以下一些因素而增加难度:
(1)通常发包人会在合同中设置“本工程暂定开工日期为x年x月x日,具体开工日期以发包人的书面通知为准”的条款,以此来规避延期开工的工期延误责任。律师就曾见过发包人以此拖延了一年之久未开工,而承包人却难以主张延迟开工索赔的例子。
(2)施工合同中往往约定的工期调价风险系数不合理,或约定承包人的报价中已包含了工期风险,因此工期无论如何调整,由此带来的全部损失均由承包人承担。这样的约定对于承包人极为不利,工期调整较小尚可,一旦发生大的调整,就可能对承包人的施工成本造成严重影响,那么承包人将承受由此带来的巨大损失。若承包人要提出索赔,则首先必须变更合同约定,但这一目标通常会因发包人的拒绝而难以实现。
(3)窝工期间,承包人留驻施工现场的人员(数量、职称)、机械设施、设备、窝工时间等未及时办理签正或签正不规范、不齐全,导致承包人的窝工索赔正据存在缺陷,难以获得发包人的认可。
2、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工期延误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通用条款11.4条并没有对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进行明确规定,而是给予了发、承包人双方自主约定的其具体内容的权利。因此,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决定承包人能否因气候原因停工,停工后索赔能否成立的关键。
此类纠纷产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发、承包人双方对此没有约定,或对恶劣气候条件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约定不清。比如,合同约定遇大雨持续一定时间可停工,但对什么样的雨量程度算大雨,以及大雨具体持续时间没有约定。如此一来,发包人和承包人就可能对大雨的标准产生不同判断,从而影响到工期索赔。因此,合同中应当注意完善对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的约定。同时,因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也属于非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类型,因此索赔的处理方式和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索赔一样。
3、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纠纷
除了上述所讨论的合同约定工期及可进行工期变更的情形外,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虽然不能引起工期变更,但也可能导致实际总工期发生变化。
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和内容。保险合同当事人包括投保人和保险人,其法律适用包括保险法、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保险合同需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需严格履行,否则承担违约责任。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保险合同的有效订立问题及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合同签订过程中是否可以约定第三方参与的问题。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如债务人违约,需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文章强调了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守法原则、平等协商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以确保合同的有
《合同法》第299条关于承运人的主要义务。承运人需按时将旅客运送至目的地,并按客票时间和班次运输。若未履行,需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若旅客解除合同,承运人应退还款项。行使权利不影响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关于某协会与某中心合同纠纷的法律意见函。双方签订的协议合法有效,但某协会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合作。根据法律规定,某协会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返还管理费及支付相关损失。双方愿意友好协商解决此事,如协商无果,将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如有相关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