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保姆索要动迁款 因赔偿标准与人口无关诉请被驳
时间:2024-10-2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老保姆李阿姨诉讼案件:动迁安置款分割问题
背景
1974年,李阿姨从南京来到上海市河南中路的胡家做保姆工作。1982年,李阿姨将自己的户口迁入胡家,并领取粮油补贴。然而,同年胡某从单位退休,李阿姨结束了十多年的帮佣工作,搬离了河南中路的房屋,转投其他雇主。
动迁过程
2006年3月,胡某家的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根据当时的户口登记情况,动迁房内的户口包括胡某、胡某的女儿、女婿、外孙以及老保姆李阿姨。同年4月,胡某的女婿代表全家与相关单位签订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获得了100多万元的动迁款。随后,胡家按照协议搬离了拆迁房屋,现在该房屋已经被拆除。
诉讼请求
2006年7月,李阿姨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根据《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她是五名安置对象之一,但胡某的女婿却隐瞒了她,领取了全部的动迁款。由于李阿姨年纪已大,双耳失聪,生活困难,她要求胡家返还她应得的动迁款28.8万元。
辩方观点
胡家辩称,动迁款的获得是基于房屋面积而非人口,与在户人口数无关。考虑到李阿姨曾在胡家帮佣多年,他们愿意自愿给付李阿姨人民币1.3万元作为补偿。
法院判决
经过二中院审理后,法院认为1982年李阿姨将户籍迁入胡家,但在同年结束佣工关系后即搬离,并且二十多年来并未在胡家长期稳定居住。根据涉案房屋拆迁安置人口的认定标准,李阿姨并不属于政策规定的可安置人员。李阿姨提供的证据只能证明她的户口一直在河南中路房屋内,并在该房屋所属街道享受相应的低保政策,但并不能证明李是房屋的实际同住人。此外,根据实际的安置方案,由于胡家被拆迁房屋面积较大,户人口较少,动迁单位在进行货币安置时依据的是房屋面积而非人口。因此,李阿姨的户口并没有使胡家获得额外利益。综上所述,法院驳回了李阿姨的上诉,维持了原判,判决胡家一次性给付李阿姨人民币1.3万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赔偿案件案由的重新审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的内容,包括违法刑事拘留赔偿、无罪逮捕赔偿、二审无罪赔偿、重审无罪赔偿、再审无罪赔偿以及因刑讯逼供和殴打虐待导致的伤害或死亡赔偿等。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则依照国家上年度职工
-
国家火灾赔偿标准
国家火灾赔偿标准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火灾损失,国家按照实际损失计算赔偿,并强调如果购买了火灾保险,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对于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赔偿标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
-
医疗事故民事上诉状范文
温xx和刘xx作为上诉人,针对xx县人民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他们认为一审判决在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的计算上存在错误,要求撤销原判并依法改判。上诉人主张死亡赔偿金应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应按照规定标准执行。同时,他们还质疑一审判决
-
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
2019监视居住国家赔偿:2020监视居住国家赔偿标准是什么
-
广西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