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举证 > 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证据

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证据

时间:2024-11-1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7816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是需要赔偿受害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的。人身损失是可以根据医疗费、交通费来证明的。财产损失也是需要来证明,那么,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证据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财产直接损失证据

(1)车辆损坏的评估单,修理施工单及发票。

为了证明车辆损坏的直接损失,需要提供车辆损坏的评估单、修理施工单以及发票等相关证据。

(2)财物损失清单。

为了证明财物损失的直接损失,需要提供财物损失清单。

(3)牲畜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物价部门的评估单。

为了证明牲畜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的直接损失,需要提供物价部门的评估单。

(4)不便提交的大宗物品,易烂霉变和不易保管的物品,应有原物的照片,估价证明及鉴定结论。

对于不便提交的大宗物品、易烂霉变和不易保管的物品,应提供原物的照片、估价证明及鉴定结论等证据。

间接损失证据

(1)机动车行驶证、车辆运营证以及运营合同、劳动合同等证明车辆有运营资格且有运营任务。

为了证明间接损失,需要提供机动车行驶证、车辆运营证以及运营合同、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明文件,以证明车辆具备运营资格且有运营任务。

(2)行驶线路和每天营运收入的证明。

为了证明间接损失,需要提供行驶线路和每天营运收入的证明。

(3)停运时间的证明,主要是修复出厂时的证明。

为了证明间接损失,需要提供停运时间的证明,主要是修复出厂时的证明。

(4)受损物品批发价格和自己所在地区零售价格差,以证明货物损失了必将获得的利益。

为了证明间接损失,需要提供受损物品批发价格和自己所在地区零售价格差的证明,以证明货物损失了必将获得的利益。

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有哪些

(一)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还应包括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二)设施

设施是指道路安全设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设施,如电力、水利设施,房屋,树木花卉等。

(三)修复

修复是指对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进行修复,恢复原状。修复以就地修复为主,尽量恢复原来状态,即在功能上、形态上、价值上没有太大变化。

(四)折价赔偿

折价赔偿是指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无法修复时,需要进行折价赔偿。在折价赔偿时,应计算出原物的价值,考虑原物的新旧市场价以及残存价值等因素。

(五)牲畜赔偿

对于受伤但没有失去使用价值的牲畜,应以就地治疗为主;对于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的牲畜,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评估鉴定,进行折价赔偿。

(六)实物赔偿

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使用种类、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实物进行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开车门撞人保险赔吗

    因开车门而撞倒人的情况下,只要是和车子任何部位相撞产生的损失,只要没有保险公司免赔的保险条款情形,都可以走保险公司理赔。因此,开车门撞人保险是可以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

  • 未避让斑马线保险公司赔偿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斑马线未避让行人造成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一般是会赔偿的,但如果是醉驾、无证驾驶等情形除外。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

  • 没有人员伤亡构成交通肇事吗

    没有人员伤亡但是有财产损失也是属于的交通肇事行为。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

  • 撞车私了后还算肇事吗

    私了只是赔偿方面,交通肇事事实不会改变。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

  • 交强险撞人最多赔多少
  • 非机动车事故全责需要承担哪些费用
  • 货车没有道路运输证出事故可不可以报保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