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要求听证。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研究上述意见,并在被征收人要求的情况下召开听证会。如果确实需要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然而,对于被征收人对补偿安置方案不服的情况,根据《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征收人应有权直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虽然《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但实践中被征收人往往因此而被拒绝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因此,相关法律和法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协调,以更好地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1. 强制性:土地征收是一种行政行为,由有权的国家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在土地征收法律关系中,征地方与被征收的集体组织地位不平等。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下,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土地,无需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同意。被征收土地的集体组织必须服从征地方的决定。
2. 行政性:土地征收行为不是基于双方的自愿和一致的民事行为,而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虽然有人认为土地征收属于国家行为,但土地征收和其他行政行为没有区别,都是行政机关行使法定职权的行为。征地属于行政行为,因此可以对其申请行政复议和起诉。
3. 公益性:土地征收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进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而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国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原因。
4. 补偿必备条件:土地征收必须以补偿为前提。国家在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应对被征地的农民集体和享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民进行补偿,以保障被征收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关于征地补偿款被村委会截留的问题。法律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款应归农村经济集体成员所有,而村委会截留40%是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公告补偿方案并接受监督,同时强调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应通过民主议定程序决定。但需注意,土地补偿费和征地补偿不同,征地补
公务员是否能参与拆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职人员有权享有拆迁安置措施,包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确认和拆迁安置补偿的享受。此外,还介绍了公寓拆迁的相关补偿事宜,包括搬迁费用、临时安置补助费用、停业损失费用和添置物品的补偿等。
征地拆迁中的听证会的两种重要形式。一种是公开听证会,适用于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情况,以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另一种是不公开听证,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情况下进行的听证形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听证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法律依据,征地鱼塘需要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金额为13.8万元,补偿包括鱼塘所占土地的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和鱼塘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