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校园欺凌主要类型是哪三类

校园欺凌主要类型是哪三类

时间:2024-11-29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7273
近年来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给广大家长和师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校园欺凌事件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被欺凌生活的一生,治理校园欺凌刻不容缓,那么校园欺凌主要类型是哪三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校园欺凌的法律术语解析

一、校园欺凌主要类型

校园欺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语言暴力:指学生频繁使用侮辱性语言对其他学生进行攻击,从而引发矛盾。
  2. 身体暴力:指利用身体优势打击较为弱小的同学。
  3. 心理暴力:指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给其他同学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其出现不良表现。

二、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许多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也给施*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阻力。

  1. 对施*者而言:
  2. 给他人带来伤害,需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和教育,可能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许多常常参与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暴力帮派的学生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3. 对受害者而言:
  4.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三、校园欺凌的整治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校园欺凌的整治工作如下:

  1. 治理目的:
  2.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3. 治理范围:
  4. 全国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

  5. 安排及要求:
  6. 本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4月—7月

    1. 开展教育:
    2. 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3. 完善制度:
    4. 各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5. 加强预防:
    6. 各校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7. 及时处理:
    8. 各校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9. 监督指导:
    10. 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指导和检查。责任督学要对责任区内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当地教育督导部门报告。

    11. 组织部署:
    12. 各地要高度重视,制定本省(区、市)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抓紧部署,组织市、县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和学校认真实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暴力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

    校园暴力的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文章指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特定罪行应负刑事责任。同时,校园暴力分为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应对。为应对校园暴力,需具备依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并搜集证据及时报告。每个人都应承担

  • 校园欺凌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校园欺凌者的法律责任,包括侵权赔偿责任、治安处罚责任和刑事责任。校园欺凌行为可能导致他人人身损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校园欺凌者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其监护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时,校园欺凌行为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拘留和罚款的治安处罚。此外,校园

  • 校园人身损害案件的特定时间

    校园人身损害案件的特定时间、空间、原告和被告。案件时间以教育机构工作时间为基础,并包括教育教学环节和非教育教学时间的合理延伸。案件空间不仅限于校园内,还包括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原告是受到人身权利侵害的学生,被告包括学校及可能的第三人侵权者。校园人身损害

  • 校园欺凌:学生还手的法律合法性

    校园欺凌中,学生还手的法律合法性问题。文章指出,学生为了自卫而采取还手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防卫行为若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需承担一定责任。文章还讨论了校园欺凌赔偿责任的归属、赔偿数额的认定、以及校园欺凌问题的根源,包括家庭教育的匮乏、全球流行文化

  • 教师撤职处分的权限
  •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
  • 应由谁来负责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