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官方专项治理校园欺凌,如何遏制校园暴力

官方专项治理校园欺凌,如何遏制校园暴力

时间:2020-05-25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7375

官方专项治理校园欺凌如何遏制校园暴力

8个月专项治理:仍发生校园欺凌将追责问责

5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专项治理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根据上述《通知》的部署,此次专项治理包括多方面的措施。诸如,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此外,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各校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通知》特别指出,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校园暴力谁应担责,怎样遏制?

为何校园暴力频发,根源在哪?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高发,与多方面教育缺失有关。

熊丙奇说,针对目前的校园欺凌事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处理时,采取内部处理方式,有的甚至在涉事学生家长出面摆平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这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

熊丙奇称,校园暴力多发还与学校心理教育薄弱有关,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就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会在遇到问题时采取极端手段。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宗宪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当前,教育部门虽然加大力度专项整治校园欺凌问题,但这并不能全面解决问题,遏制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吴宗宪认为,首先应该要加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责任。“虽然法制副校长制度在各地施行已有一段时间,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有的法制副校长只是开学前作报告、讲话之类的,但显然,做的还不够。”

吴宗宪建议把社区民警作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人选,并将学校工作纳入到社区民警的本职工作。

“可以通过法制副校长这种形式,建立校园警察制度。如果出现较为严重校园欺凌事件,老师通过谈话解决不了的,就由校园警察出面解决,这是长效机制。这些警察应该常态化出现在校园,这样才可有效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吴宗宪说。

除了学校,家庭也是有效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阵地。吴宗宪建议,今后欺凌问题若再出现,除了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外,对家长进行教育也必不可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对受害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校园欺凌的问题,包括一些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学校应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如果未尽到职责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学校应

  • 学校自残事件的法律责任问题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 过分的玩笑是否构成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现象,特别是过分玩笑是否构成校园欺凌的问题。校园欺凌分为不同类型和表现,包括肢体暴力、语言侮辱、网络欺凌等。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和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强调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并指出需要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 校园暴力相关规定及处理措施

    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及处理措施。校园暴力在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但校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校园暴力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中的多种罪名,如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等。同时,民法也规定了侵害他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应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
  • 学生在校住宿摔伤学校有责任吗
  • 孩子借高利贷能否报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