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外嫁女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是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的。因此,村里规定外嫁女一律不予补偿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规定,被征收的家庭承包方放弃统一安置后,可以请求发包方支付已经收到的安置补助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决定在本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同时,如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应予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林地家庭承包中,继承人请求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应予支持。其他方式承包中,继承人或权利义务承受者请求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也应予支持。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根据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要想享有土地征收的安置补偿费,首先需要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然而,外嫁女是否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及一些地方法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原则是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
对于外嫁女成员资格的认定问题,主要集中在户口上。根据民间习俗,外嫁女嫁至夫家后成为夫家的成员。如果夫家具有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外嫁女就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不论婚后户口是否迁移。对于外嫁女嫁入非农业户口的情况,如果户口仍保留在原集体经济组织,外嫁女仍然享有原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而对于丧偶或离婚的外嫁女,如果户口迁回原集体经济组织,一般视为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按四类、五类、六类区片区范围分别给出了详细的补偿标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养殖水面和未利用地的补偿费用。同时明确了补偿标准仅包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另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该标准旨在保护被征收农民的
出嫁女、大学生、现役军人等是否享有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权利问题。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这些人若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则可主张征地补偿款。补偿款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但具体分配办法可能受地方性法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对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批复,公布了韶关市武江区征地补偿的具体标准,包括五类区片和六类区片的补偿标准。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强调了补偿原则,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同时提醒被征收人注意补偿标准仅为土地补偿和安置
如何维权当征收补偿不合理的问题。当对国家的征用农村土地方案有异议时,应在法定期限内向相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异议,并提供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的异议。部门会审议这些异议,并安排听证会如果需要的话。如果方案确实需要修改,将根据相关法规和批准方案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