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毁损灭失情形该怎么办
时间:2024-01-1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在我们身边很少出现拾金不昧的人,一般情况下,人们捡到东西几乎都是占有,也不会去交给警察。但不论是从道德的角度,或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对的。我国法律有明确的对于这一问题的规定,那么,遗失物被拾到毁损怎么办?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为大家整理编辑。
如何处理遗失物的毁损灭失情况
义务与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拾得人在捡到遗失物后,在将其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义务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的毁损或灭失,拾得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此规定自《民法典》生效之日起生效,与此前的法律规定相冲突的条例将失效。在《民法典》生效之前,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拾得人在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之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同样,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的毁损或灭失,拾得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返还权利人
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及时通知权利人前来领取,或者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收到遗失物后,如果知道权利人的身份,应及时通知其前来领取;如果不知道权利人的身份,应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之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的毁损或灭失,拾得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当权利人前来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所产生的必要费用。
悬赏寻找遗失物的权利人
如果权利人发布了悬赏寻找遗失物的公告,当其领取遗失物时,应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如果侵占了遗失物,就无权要求权利人支付保管遗失物所产生的费用,也无权要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如果遗失物在发布招领公告后的六个月内无人认领,遗失物将归国家所有。
捡到遗失物后的处理方式
返还权利人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将其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及时通知权利人前来领取,或将遗失物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在《民法典》生效之前的法律规定中,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前来领取,或将遗失物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当权利人前来领取遗失物时,拾得人可以要求权利人支付必要的费用,例如为寻找失主或将遗失物交给有关部门所产生的交通费用等。然而,拾得人不能要求权利人支付报酬,更不能以不归还遗失物作为索要报酬的手段。根据《物权法》第112条的规定,如果失主曾公开悬赏寻物,拾得人有权要求失主支付承诺的赏金。拾得人在捡到遗失物后,有义务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损坏,拾得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我国的物权法规定,即使是捡到的东西也应返还给失主。如果找不到失主,应将遗失物交给警察,但拾得人有权代为保存遗失物。这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上的规定。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但这并不合情合法。拾得遗失物并导致其毁损或灭失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库房火灾的法律责任及赔偿问题
库房火灾的法律责任及赔偿问题。在保管货物期间发生火灾时,仓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并进行赔偿。有偿保管情况下,仓库需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无偿保管情况下,除非仓库故意或无重大过失,否则不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人和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火灾制造者应承担
-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消防法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出租人如违反消防法规定造成失火,将根据实际情况受到处罚。包括指使冒险作业、过失引起火灾、阻拦报警、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故意破坏或伪造火灾现场以及擅自拆封被查封的场所等行为都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等处罚。
-
破坏公共财物的刑罚
关于破坏公共财物的刑罚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量刑标准取决于毁坏财物的数额和案情。同时,犯罪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
破坏电梯的法律处理方式
破坏电梯行为的法律处理方式。破坏电梯属于财产侵权,需赔偿损失。如涉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例处罚;若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例,面临刑事处罚。
-
家人被私闯民宅怎么处罚
-
盗窃公私财物怎么处罚
-
产品损害赔偿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