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造谣怎么处罚
时间:2025-02-18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媒体制造谣言的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媒体制造谣言的行为,具体的处罚应根据情节来决定。如果构成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可以进行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情节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行为,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一)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二) 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三)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再次诽谤他人;(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节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行为,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一) 引发群体性事件;(二)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三) 引发民族、宗教冲突;(四) 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五)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六)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七)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税务机关在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如果被告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并已受到行政处罚,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而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情况除外。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醉驾是否会被判有期徒刑?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酒精含量172逃逸的法律处罚
酒精含量达到172的驾驶者逃避法律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醉酒驾驶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和吊销驾驶证的处罚。驾驶者酒精含量达到172逃逸不仅面临刑法责任,还会被禁止终生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文章还详述了其他酒后驾驶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法律后果。
-
承包单位责任
-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