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像是艺术地再现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对于外部形象是否构成肖像,需要结合其表现的形式和表现的部位来判断。肖像必须具有肖像特征,即通过摄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图像;肖像还必须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态、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征;肖像必须是真实可辨、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肖像。2. 肖像具有物的属性。
肖像被艺术地再现,应该是具体地、独立地被固定在某一特定的物质载体上,如相纸、电视屏幕、报刊杂志等。肖像是来源于肖像权人又独立于肖像权人的客观视觉形象,能够为人所支配、控制和处分,并具有一定的财产利益。3. 肖像是肖像权的客体,表现了自然人特有的人格利益。
肖像权的财产利益并非产生于自然人外貌特征本身,而是基于肖像产生的人格利益所派生的。肖像权的保护实际上是对人格利益保护的需要。肖像权是一种专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法律意义上指的是自然人对自己通过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在客观物质载体上再现自己形象(肖像)所拥有的不可侵犯的专有权。公民的肖像权受到法律保护,包括基于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1. 肖像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只有自然人才拥有肖像及其肖像权利。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由于不存在客观的、能够独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权。2. 肖像权具备财产利益。
肖像权的财产利益是通过肖像权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产生的。肖像权允许肖像权人在一定范围内有限度地转让肖像权,允许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从中获得应有的使用价值。3. 肖像权是一种标识性人格权,具有基层性。
肖像权以外貌形象标识人格,用于识别每一个特定的自然人。与之不同的是,姓名权通过文字符号标识人格。如果您对肖像权有任何疑问,欢迎使用本网站的在线咨询服务。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