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涉财类案件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涉财类案件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时间:2024-04-1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212
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是基于侵权行为产生的,如果被侵权人的人身权遭受损害的,是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赔偿数额。那么,涉财类案件有精神损害赔偿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涉财类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一、涉财类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一般情况下,涉及财产的案件并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除非涉及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如果侵权行为导致这些物品永久性丧失或毁损,物品所有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分类

根据是否满足精神损害赔偿法规定的构成要件,精神损害赔偿可以分为可赔偿性精神损害和非可赔偿性精神损害。可赔偿性精神损害指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精神损害,否则就是非可赔偿性精神损害。

判断精神损害是否可赔偿是一个难题。欧洲学者认为,在确保责任不过分的情况下,才能构建有效、有意义和公正的赔偿体系。各国普遍以法定为限。台湾学者认为,可赔偿性精神损害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遭受的痛苦,且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获得赔偿。然而,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只是对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大致规定,对于可赔偿性的具体要求在2001年的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八条中规定了"造成严重后果"才能判决赔偿。而"严重后果"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如何确定呢?

可赔偿性应以中立第三方的标准来判断。可赔偿性精神损害通常表现为精神痛苦,而精神痛苦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首先,确定是否痛苦是困难的。忧郁、绝望、怨愤、失意、悲伤等词汇有时反映了精神痛苦,但这些词汇通常不适用于法律。其次,同样的精神损害对不同的人造成的痛苦程度也不同。例如,关羽在刮骨疗毒后仍能下棋,而林妹妹的一句无意之言就会让她痛不欲生。因此,不能以当事人的主观标准来确定精神损害。中立第三方标准以普通正常人的标准来判断精神利益的损害是否达到"严重程度",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感受为准,甚至在当事人不知道自己受到精神损害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在审判中,法官根据经验法则来进行判断。

三、非可赔偿性精神损害

非可赔偿性精神损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由法律事实以外的原因导致的精神损害,例如自然灾害、失恋(除违反婚约外)、特别偏好的价值观等。
  2. 损害主体不是当事人且与当事人没有特定的法律关系,例如目睹血腥凶杀或交通事故现场导致的精神损害。
  3. 较低层次的精神不适或不快。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法治程度较低等因素,这些精神损害无法通过法律救济得到补偿。例如就餐时遭遇服务态度不好或食物等待时间过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完善,这种情况的范围将逐步缩小。
  4. 不具备精神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法律事实导致的精神损害。例如,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件:侵权行为、严重的精神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缺一不可。

四、侵权和违约引起的精神损害

根据损害行为的性质,精神损害可以分为侵权精神损害和违约精神损害。

侵权精神损害是指加害人的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相对较为成熟。根据侵害的对象不同,侵权精神损害可以分为侵害人格权精神损害、侵害身份权精神损害和侵害特殊财产权的精神损害。

违约通常不会导致精神损害赔偿,但是违约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害是很常见的。此外,除了遵守违约无需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外,大多数国家在立法或判例中也承认特定合同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对此持肯定态度,在《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916条中规定了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中包括"非财产损害"。

五、违约和侵权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是否涉及责任竞合,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可以分为竞合违约精神损害和特定合同违约精神损害。竞合违约精神损害和侵权精神损害类似,只是可以通过违约赔偿请求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特定合同违约精神损害根据合同目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获得满足为目的的合同违约精神损害和以消除痛苦为目的的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以获得精神满足为目的的合同例如旅游合同,以消除痛苦为目的的合同例如医疗服务合同(不构成侵权)。具体分类如下图所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 侮辱罪是否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 2020江苏省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江苏省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赔偿数额应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通常不超过五万元。文章还介绍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精神痛苦、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等。

  •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
  •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 解析职业病赔偿流程指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