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03-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背景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该决定扩大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并增加了有关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规定。这一修改实现了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重大发展。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当侵权行为致使受害人精神受损时,应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的措施。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侵权行为,还应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因素
当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决定采用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具体数额:- 精神损害的事实和严重后果的具体情况;- 侵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过错程度;- 侵权的手段、方式等具体情节;- 罪名、刑罚的轻重;- 纠错的环节及过程;- 赔偿请求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
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限制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时,应注意体现法律规定的“抚慰”性质。原则上,精神损害抚慰金不应超过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确定的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五,且最低不少于一千元。
过错责任的影响
如果受害人对精神损害事实和严重后果的产生或扩大有过错,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少或不予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
侮辱罪是否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
-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
解析职业病赔偿流程指南
-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