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在网上被别人辱骂该怎么办

在网上被别人辱骂该怎么办

时间:2024-02-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453
名誉是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辱骂不仅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更是对他人名誉的破坏。那么,在网上被别人辱骂该怎么办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在网络被侮辱时应采取的措施

与骂人者进行沟通并要求删除相关帖子

当在网络上被人侮辱时,我们应该首先尝试与骂人者进行沟通,并协商解决问题。通过理性的对话,双方可以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我们也应该通知相关的网站管理员,要求他们删除相关的侮辱性帖子。

报警处理并要求警方介入调查

如果沟通无果,或者侮辱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并要求警方介入调查。根据法律规定,侮辱他人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可以构成犯罪。警方将会对此进行调查处理。

根据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我们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因此,被侮辱者应该保留辱骂信息的截图,并可以选择去公证处进行公证,然后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侮辱行为的法律规定

轻微辱骂行为的处理

一般而言,轻微的辱骂行为只构成违法行为,不涉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2.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严重侮辱行为的处理

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涉嫌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严重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但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除外。如果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了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提供证据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上名誉侵权报警的合法性

    网上名誉侵权报警的合法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名誉权受到侵犯时,受害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文中详细列举了涉及名誉侵权的法律条文,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若侵犯他人名誉权,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人隐私权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情形。网络隐私权涉及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具有客体扩大化和数据化的新特点。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以及擅自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直接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旨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操作上是可行的,符合公平正义原则。虽然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法阻止所有侵权行为,但可通过采取过滤和补救措施来防止损害扩大,因此承担连带责任是合

  •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文中指出,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需负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转发谣言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同时,应扩大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范畴,并应对网络暴力事件采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应急疏

  •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 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方式
  • 刑罚罚金怎么缴纳到法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