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著作权 >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时间:2023-12-12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535
知识产权,也称为知识所属权,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出的的成果可享有的财产权利,网络知识产权就是因为数字网络的发展而引起的或者是与其有关的知识产权,生活中,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有发生,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介绍一些典型的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1.网络环境下作者身份的认定

陈*华诉成都电脑商情报社案(1999)中,涉及一个名为“3D芝麻街”的个人主页,版主署名为“无方”。在1998年5月10日,一篇名为《戏说MAYA》的文章被上传到该个人主页上,作者也署名为“无方”。随后于1998年10月16日,被告在其主办的《电脑商情报》上刊登了这篇文章,作者署名同样为“无方”。原告以被告侵犯其著作权为由将其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侵权成立。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除非有相反证明,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在这个案例中,个人主页“3D芝麻街”的版主和《戏说MAYA》的作者都署名为“无方”。一般情况下,个人主页的密码修改、内容添加和删除只能由个人主页的注册人完成。原告能够修改该个人主页的密码、上传文件和删除文件。被告承认原告即为“无方”,并未提供相反的证据证明特殊情况的存在。因此,根据法院判决,原告应为“无方”,《戏说MAYA》一文的著作权归其所有。

2.网络环境下的商业信誉保护

北京市**新能源技术开发公司诉**中北高科机电公司案(1999)中,原告和被告均为生产有源音箱的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在1998年6月,原告起诉被告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广告)。经过法院调解,被告承认侵权,并与原告达成和解协议。然而,之后被告在其网站的主页上发布了针对原告的贬低性消息,并将该案的起诉书和调解书制作成网页与主页相链接,共持续了83天。起诉书中包含了未经法院认定的、反映被告自身意志的内容,如“被告(**公司)公然侵犯了原告(**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侵权成立,并要求其在其网站主页上连续83天刊登声明向原告公开道歉。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是竞争者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被告在其网站的主页上发布了针对原告的贬低性消息,并在网络空间传播了起诉书和调解书。虽然被告并未改变这些文件的内容,但起诉书中包含了未经法院认定的、反映其自身意志的内容,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持,足以损害原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3.主页的独创性

瑞得(集团)公司诉宜宾市**区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案(1999)中,原告是中国著名的ISP,而被告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提供在线服务的公司。在1998年年底,原告发现被告网站的主页与其网站主页相似。原告以被告侵犯其著作权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被告辩称否认侵权,但未提供证据证明其拥有被告主页的独立创作或该主页已进入公有领域。原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主页存在链接问题。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侵权成立。

尽管原告的主页所使用的颜色、文字和部分图标(如图标“new”)等已进入公有领域,但将这些元素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特定组合,给人以美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按照客观规律排列客观事实,这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构思。这种构思正是独创性的核心内容。

4.网络环境下的虚假广告

北京市**日新市场拓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诉**讯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案(1999)中,原告和被告都是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公司,并在各自的网站上提供介绍中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信息服务。原告先于被告提供此项服务。原告在其网站上发布广告宣传其网站是“国际互联网上第一家全面、集中向全球介绍中国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的站点”。被告也在其网站上进行了类似内容的宣传,并强调其网站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综合性法律信息站点”。原告以被告进行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被告辩称否认侵权,但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他网站先于原告提供此类服务。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侵权成立。

禁止虚假广告不仅是为了保护竞争者的利益,更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网络空间亦是如此。被告在其网页上使用“第一家”、“最权威”等修饰性广告用语,暗示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其他提供此类服务的网站的服务质量,从而误导公众,侵犯了他人的合法竞争权利。

5.网络环境下的假冒行为

**金洪恩电脑公司诉北京惠斯特科技开发中心案(2000)中,原告和被告都是股市软件的提供者。原告在1999年开发了其主要产品《股神》软件,用于股市管理。由于该产品的高性能,很快成为销量排行榜前十的产品之一。同时,“股神”这两个中文字也是原告的注册商标(第9类),用于计算机硬件。然而,自2000年初起,被告开始以《股神2000》的名义销售自己的炒股软件《股市经典》。被告将“股神2000”用于产品的包装,并作为网站上宣传《股市经典》的链接标识。两个软件的内容并不一致,两个“股神”的字体也不相同,但读音相同。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侵权成立。

原告的《股神》软件已成为知名商品。被告所使用的“股神”在字体上与原告所使用的“股神”有所区别,但在读音上没有差异。被告将《股市经典》软件的名称改为《股神2000》,在两个专业软件商品之间建立了联系和对比,误导了消费者,降低了原告《股神》软件的商品声誉和“股神”注册商标在市场中识别商品的能力。

6.搜索引擎的使用

叶*滨诉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2001)中,原告于2000年1月出版了一本名为《路上的感觉》的书,作者署名为叶*滨。随后,原告通过使用被告的新浪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路上的感觉叶*滨”,检索到了该作品位于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2001年1月3日,原告致函被告,要求其停止未经其同意在新浪网站上上传《路上的感觉》的行为,但被告拒绝了原告的要求。于是,原告将被告告上法庭,指控其侵犯了其著作权。被告辩称否认侵权。法院判决认定原告所诉被告著作权侵权不能成立。

提供关键词搜索引擎服务类似于放置渔网,搜索到的信息就像网中的鱼。在没有确定网中的鱼是否有毒(侵权)之前,我们不应该撕破鱼网。换句话说,在这个案例中,这种搜索服务并不等同于使用作品。在原告未能明确其他网站上上传其作品的行为的法律性质的情况下,原告不能以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为由要求被告承担责任。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网络知识产权,如果遭到侵犯,可以依法维权,同时也应该避免侵犯他人的网络知识产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保护方法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法律手段包括版权登记、商标注册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对于侵权行为,可以采取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措施。技术手段包括文件加密、授权许可等,可以在网络

  • 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责任深度剖析

    会展行业容易遭受知识产权侵权困扰。展会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名称、品牌和举办历史等无形资产方面,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类似的展会会重复举办。同时,参展商在展会上展示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如果得不到保护,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会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指参展商展

  • 网络上知识产权犯罪有什么特征

    网络上的知识产权犯罪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犯罪对象是无形的,即侵犯的是知识产权的内容而非实体产品。其次,犯罪目的通常是非营利性的,与传统法律对侵权行为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不同。在互联网上,许多非营利性的传播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与营利性行为相同严重。根据《刑法

  • 软件著作权保护权利内容详解

    软件著作权保护权利内容有哪些?许可他人行使软件著作权的,应当订立许可使用合同。3.转让权,即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其软件著作权并获得报酬的权利。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软件著作权保护权利内容有哪些的相关解答,随着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不断增多,我国加强了对软件等著作权的保护,如果当事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 网络购物遇到假货如何维权
  •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 网络出售电子书书侵权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