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 > 网络维权的方法有哪些

网络维权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09-21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805
自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之后网络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而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推出使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因为观点不合而引起的各种骂战,更有甚者甚至是在网络上肆意的诽谤他人,那么此时网络维权的方法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中为大家介绍一下。

网络维权的方法

1. 向公安机关报案

当公民遭遇网络诽谤时,可以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在此期间向报案人提供办理情况的咨询。

2. 关于“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的解释

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如果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将被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无需了解,公安机关将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

3. 报案所需材料

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因具体案情而异,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公民在报案前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备齐相关资料前往报案。

根据2013年中国最新司法《解释》,网络诽谤行为在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时,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于今天起实施。

网络诽谤的预防办法

1. 加强法治教育

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网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应遵守国家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网络上自由表达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首例“网络暴力”案的判决,对法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2. 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步伐

加强法治建设,通过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防止网络诽谤行为的发生。中国现行法律中已有许多与名誉权有关的规定,但对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立法尚不完善。特别是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中国仍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通过限制公权力来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通用做法。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将有效遏制网络诽谤行为。

3. 建立合理的网络规则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合理的网络规则,并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以维护网络秩序和规范网络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及适用对象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对象。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包括惩罚性、严厉性和矫正教育作用。它主要适用于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重大刑事犯罪和严重的经济犯罪等。适用对象主要是故意犯罪的行为人,过失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

  • 全权委托公证的法律效力

    全权委托公证的法律效力。全权委托公证是借款人将房产使用权委托给授权方代理,并由公证认证。公证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作用,包括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证明,某些法律行为必须公证后才能生效。公证还有助于解决争议,对于债权文书,如双方无争议且经过公证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 从犯的法律地位及其处罚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处罚。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包括帮助犯。在刑事审判中,对从犯的处罚应从轻、减轻或免除。这是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从犯罪责相对较轻。

  • 网络侵权的物证及其重要性

    网络侵权案件的物证及其重要性。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主要侵犯名誉、隐私、肖像和财产权等民事权益。处理网络侵权需要有充分的物证,但数字化技术使得网络证据认定困难。网络侵权区别于传统侵权,包括认定难度、侵权主体、后果、司法管

  • “一书四方案”在土地征收中的作用
  • 从犯量刑可否比主犯低二个档次
  • 团伙作案怎么分主犯从犯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