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批评侵权者和揭露侵权事实,可以迫使被侵权者自行改正。这种方法的效果主要有两点:一是名誉受损,对于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个人或机构来说,受到大V等有影响力的人批评后,会引起公众关注,名声受损,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二是引发公众舆论,将事件转化为公众事件,如果问题持续发酵,可能会涉及到版权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如果侵权者一直不改正,政府可能会采取强制措施。
投诉可以分为运营商投诉、行政投诉和刑事投诉。当权利人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侵权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1、运营商投诉:向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运营商进行投诉,大型网站如淘宝、微博、微信和门户网站都有在线投诉渠道。然而,这些服务商主要以商业利益为导向,并不一定会希望侵权内容消失,因此投诉后的处理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2、行政投诉:著作权行政投诉的受理部门是版权局,对于网络游戏侵权问题,也可以向文化部进行投诉。然而,由于政府效率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投诉的效果未必能达到投诉者的期望。不过,有时候投诉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刑事投诉:刑事投诉的力度最大,可以追究侵权者的刑事责任。然而,目前公安网监部门主要将精力用于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网络谣言和颠覆政权等行为,对于打击网络盗版的力度相对较小。因此,大公司和国企更倾向于采取刑事投诉的方式,而小公司则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
对于受到有实力或有身份的侵权者的侵权行为,最可靠的维权手段是进行民事起诉。在进行民事起诉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甄别侵权者是否受到避风港保护,例如是否是用户上传的侵权内容,是否是搜索引擎等提供的信息。
2、预先固定证据,由于网络侵权行为可以很容易地删除侵权内容,因此需要在公证处进行公证保全,以确保侵权网页的证据不被篡改。
3、评估侵权赔偿是否能够抵消维权成本。目前的侵权赔偿金额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普通的侵权案件,判决的赔偿金额可能并不比律师费高。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网络骚扰电话的问题。个人或单位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骚扰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遭遇骚扰可选择报警或起诉,但维权困难,因证据难以获取和被告身份难以确定。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含有威胁恐吓或敲诈内容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治安管理处罚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网络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多种犯罪行为。文章全面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种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