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 > 关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及其预防对策有哪些

关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及其预防对策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880
一、从三个70%看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目前青少年犯罪占全社会刑事犯罪的70%。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其中有70%的青少年是因为受到网络色情、暴力等内容的影响而走上犯罪。

据我院调查,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诱发的侵财型犯罪。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以及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使这种犯罪变得轻而易举,使犯罪成本大大降低,又容易满足一些青少年不劳而获的心理,致使一些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

(二)网络诱发的侵犯公民生命和健康权犯罪。有的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导致性格变态,人格异化,视亲人、朋友、同事为仇人,动辄伤害他人;有的被暴力游戏麻木生命,由网上杀杀打打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杀人犯;还有的由于陷入网恋而酿成命案悲剧;还有的利用网络雇凶杀人、拐骗杀人。

(三)网络诱发的性犯罪。一是有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诱骗妇女、少女,实施性犯罪;二是由于网恋酿成的性犯罪。

(四)网络诱发的危害社会秩序犯罪。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渴望冒险挑战,不计后果,因此由网络诱发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犯罪活动比较突出。网吧也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性场所。

(五)网络诱发的非法经营型犯罪。主要有网络赌博、非法传销和利用网络制作、贩卖和传播淫秽物品。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网络无国界、无终结、覆盖面大。任何信息经过网络瞬间可传递到任何一个地方。我国上网的青少年成千上万,而且成上升趋势,因此网络犯罪的蔓延趋势和传播速度是其它传统犯罪所不能比拟的,尤其在青少年中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二)形象直观、具有较强的教唆性。无论是赤裸裸的画面还是充满挑逗性的文字,犯罪手段具体,犯罪行为直观,对青少年充满了诱惑,具有极大的教唆性。不少青少年往往"跟着学",模仿犯罪。尤其有的青少年热衷和沉迷暴力游戏,无数次的杀人"演练"导致他们情感丧失,人性麻木,由虚拟的屠杀演变成现实的屠杀,从网络游戏高手演变成为现实中的凶犯。在我们举办的展览中,曾收集两起青少年受暴力游戏毒害而将亲生母亲杀死的案例。

(三)犯罪智能化,犯罪隐蔽,难以及时发现和查处。由于网络犯罪具有隐蔽的特点,一些青少年具有较高的犯罪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智商和高科技手段,使他们游刃有余地网络犯罪,因而犯罪手段不易被发现,使一些青少年在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尤其一些青少年以"黑客"、"大侠"自居,利用熟练的技能,肆无忌惮的进行各种犯罪,有的青少年由网络黑客而堕落成犯罪。

(四)网络的虚幻性和欺骗性,加大了青少年犯罪的诱惑力。网络往往使人充满神秘感,轻点鼠标即可进入虚幻世界。形形色色的内容,五花八门的现象满足了一些青少年的猎奇心理,尤其对涉世不深、法制观念不强的青少年来说,网络的虚幻性和欺骗性,使他们违法犯罪后也不知道是违法犯罪,一旦陷入,难以自拔。如17岁的陈某,与网名叫"浪漫酷哥"的李某在网络游戏中互相搏杀,结果陈某在游戏被"杀死",陈某为了复仇,便纠集多人,将李某砍成重伤。

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由于青少年对网络充满好奇,在网上表现欲望强烈,但生理、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尤其网络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一上网便忘记一切,为所欲为,违法犯罪。二是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混乱,致使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三是有关网络法律相对滞后,法律的不完善造成对网络犯罪惩罚不力,一些现行法律的空白和"棚架"造成不能有效地遏制网络犯罪的蔓延,而且还使一些犯罪者钻法律的空子实施犯罪。四是技术手段发展不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预防犯罪的措施不到位。五是对于网络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态势还没有引起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甚至在有的地方不断蔓延,致使一些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面对网络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峻态势,面对网络科技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挑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要用先进文化思想占领网络阵地,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开展红色网站、绿色网吧等活动,丰富和活跃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网络法制观念。引导青少年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上网行为,远离违法犯罪。要不断完善立法,消除法律对网络犯罪存在的"空白点",不断加大依法惩治网络犯罪的力度,对于利用网络教唆青少年犯罪的要从重打击,对于一般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要立足教育挽救,落实帮教措施。外国对青少年的保护:以色列政府因为一起案例而出台新政策;法国对法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政府是未成年人的最高监护人。

(三)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空间。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开展综合治理,依法取缔黑网吧,整顿网络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网络文化市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四)发展和运用技术手段,构筑"防火墙"。充分发展和运用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进行信息检疫和网上消毒,自动识别和过滤不良内容。清除信息垃圾,对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等内容的信息进行查堵和过滤。利用网络监控技术,进行网上监控。对不道德的进行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加强对游戏软件开发的审查、把关和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信息的制作和传播。积极构建绿色上网通道,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洁净的网络空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 网络骚扰电话一天了可以报警吗

    网络骚扰电话的问题。个人或单位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骚扰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遭遇骚扰可选择报警或起诉,但维权困难,因证据难以获取和被告身份难以确定。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含有威胁恐吓或敲诈内容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治安管理处罚

  • 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 网络犯罪种类

    网络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多种犯罪行为。文章全面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种类,提醒

  •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 应试教育绑架父母孩子
  •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