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高危作业侵权 > 残次产品供应者不确定时应要怎样救济受害者

残次产品供应者不确定时应要怎样救济受害者

时间:2023-12-1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438
残次产品供应者不确定时应要怎样救济受害者?

案情

张三建房,从李四、王五处各买了部份木棍作为木椽,并将建房工程包给了没有资质的工头刘七。木匠周六上房订椽时,其所站木椽断裂致周六坠地受伤。周六起诉要求工头刘七承担雇主责任12万元,法院判决刘七赔偿10万元后,刘七遂再起诉李四、王五向两人追偿10万元赔款。

争议

本案争议焦点有二:一是刘七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二是李四、王五是否应担责,及如何承担。

评析

关于争议焦点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雇主有权向实际侵权人追偿,因此刘七作为雇主具有原告主体资格。

关于争议焦点二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然而,由于无法查明缺陷产品的销售者,也就无法查明生产者,导致本案中的产品责任归属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李四、王五应承担对其售出的商品即本案中的木椽的质量不存在明显缺陷的证明责任。若不能证明,则应认定为共同危险行为,承担准共同侵权责任。

另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危险行为是指数人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结果,而实际侵害行为人又无法确定的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成立后,虽然真正侵害行为人只能是其中一人或一部分人,但如果无法确定谁是真正的侵害行为人,共同实施危险行为的数人承担连带责任。然而,在本案中,仅有一根木椽断裂,故仅存在一个危险行为,因此不能适用共同危险行为理论,质量缺陷的证明责任也不能倒置。

笔者认为,无法查明质量瑕疵商品销售者的情况与“高空坠物”伤人案件中无法证明坠物归属非常相似。在理论上,这种情况应该不属于共同危险行为,但是证明责任可以类似过错推定理论适用“倒置”,仍应当由销售者来证明其不是侵权人。这是司法实践为了衡平当事人利益,分担侵权风险而在举证责任分配中采取的民法中大的公平原则。

因此,在本案中,作为商品销售者的李四、王五无法证明其没有销售缺陷木椽的情况下,可以认定李四、王五在本案中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房主张三在购买木棍时对质量注意义务的欠缺,以及选任不具有资质的刘七做工头也是有过错的,也应承担责任。刘七无资质承揽工程及对用料质量检查及施工均存有过错,也是造成损害的原因之一,亦要承担责任。

刘七作为雇主已经承担了雇主责任,可以选择侵权之债的救济途径主张权利。因此,本案中刘七具备原告主体资格,并可以申请追加张三作为共同被告,按过错程度判决张三承担二成赔偿责任;判决李四、王五共同承担五成互负连带责任;对余下的三成由原告刘七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质量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生产者或销售者需承担连带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可以向受害者赔偿后向相关责任方追偿。同时,法律规定了生产者的免责事由。对于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担忧,实际上知假买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

  • 参与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参与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召集他人参与非法集资涉嫌犯有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作为集资受害者,虽无责任,但需自行承担损失。文章还介绍了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规定及相应处罚。

  •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 如何追究重婚者的法律责任
  • 交通事故无法定责如何提起诉讼
  • 工人受伤非法转包的承包人要承担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