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飞机哪些行为违法涉案者或被刑拘
时间:2023-12-17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件
飞机上使用手机的法律问题
旅客违反航空器使用规定的行为
1月5日晚,哈尔滨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旅客张某在飞机起飞后仍然使用手机,机组人员要求其关闭手机,但张某拒绝配合。经过多次劝说无效后,安全员强行将张某手机关闭。飞机降落后,民警将张某依法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张某态度蛮横,拒绝配合民警工作,后经民警多方调查取证,对张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2月5日下午,南昌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旅客牛某在飞机起飞前的滑行过程中不关手机,空警进行劝阻,牛某仍拒绝关机且态度恶劣。飞机落地后,民警依法将牛某传唤至派出所开展调查,牛某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被处行政拘留3日。2月6日中午,牡丹江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旅客王某在飞机飞行和降落期间打开手机听音乐,在安全员上前劝阻时,王某拒绝关闭手机且态度恶劣,安全员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强行关闭该旅客手机。最终,警方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手机使用对飞机导航系统的影响
飞机在高空中是沿着规定的航向飞行的,整个飞行过程都要受到地面航空管理人员的指挥。飞行员一边驾驶飞机,一边用飞机上的通信导航设备与地面进行联络。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向导航,接收到地面导航站发射的电磁波后,能够测出飞机的准确位置。当移动电话工作时,会辐射出电磁波,干扰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和操作系统,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进行错误的操作,引发险情,甚至使飞机坠毁。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违反航空器使用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管理条例》明确禁止在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使用“飞行模式”的手机。《中国民航总局公安局第174号令》规定,对违反规定使用移动电话等遥控电子设备者,经机组成员劝阻、警告、仍坚持不改者,对其设备暂时予以扣押保存。对制止不听者予以制服,移交机场公安处理,并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造成航班延误,依法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
呼吁遵守现行法律
在争议未有明确答案之前,在法律尚未修改之前,应严格遵守现行法律,不可逾矩。这是基本的法理,也是公共管理的基本规则。不合理的法律只要没有被废止,仍具有法律效力。我们应该呼吁修改相关法律和制度,而不是凭个人理解和判断随意逾越。如果法律制度可以随意不遵守,整个社会将陷入混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拘37天是否有案底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
-
对行政违法人调查中作伪证的处理方式
行政违法人在调查中作伪证的处理方式。对于故意作伪证的行政违法人,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伪证罪进行刑拘侦查。如果属于治安事件,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理,行为人可能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以及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
只有现行犯口供可以刑拘吗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先行刑事拘留的相关规定。对于只有口供的现行犯,在存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先行刑事拘留,如正在预备犯罪、被害人指认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具体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后的处理等。
-
违法还能考公务员吗
违法和刑拘后是否能考公务员的问题。在公务员政治审查过程中,存在违法记录或曾被监禁的人士无法通通过审核,同样,若考生直系亲属曾涉及刑事犯罪并已被判刑,也会对考生产生负面影响。对于被刑事拘留或行政拘留的人,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留下案底或影响报考公务员的资
-
办理取保保证金多少钱保证人
-
被刑拘后如何取保候审
-
刑拘多久后可以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