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20日对外公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部共有29个条文的司法解释,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加大了保险公司交通事故赔偿担责力度。比如明确规定: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同时明确保险公司在赔偿范围内向侵权人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新华社电
问:生活中,机动车所有人与管理人多有分离的情形,谁来承担赔偿责任?
答:机动车运行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由谁承担侵权责任是案件审理中的重要问题。侵权责任法规定,在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形下,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因此司法解释针对机动车所有人与管理人分离的情形,将机动车管理人纳入到过错责任的主体范围之内。同时,针对过错的认定标准,司法解释列举若干典型情形,例如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知机动车有缺陷、明知使用人无驾驶资质等情形,以统一裁判尺度。
以挂靠形式从事运输经营在实践中较为普遍,这种经营方式不仅违反了相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极易导致被挂靠人疏于安全管理、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而且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的损失难以得到充分、及时的赔偿。
司法解释在总结审判经验基础上,明确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运输经营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问: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如果并存时如何赔偿?
答:为了妥善处理保险制度与侵权责任之间的关系,司法解释在制定时强调交强险对受害人的损失填补功能和安定社会的功能,重视商业三者险对被保险人的风险分散功能,合理安排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次序。
所以司法解释规定,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并存的情况下,先由交强险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再确定侵权人的侵权责任,然后由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最后再由侵权人依照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承担剩余的侵权责任。
司法解释还规定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由投保义务人先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投保义务人与驾驶人不一致的,两者在此范围承担连带责任。该规定在充分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促使投保义务人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促进道路交通秩序的良性发展。
问:醉驾、毒驾造成交通事故后交强险保险公司如何赔偿?
答:醉酒驾驶、无证驾驶、吸毒后驾驶以及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几种违法情形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发生事故后,往往导致受害人损失难以获得赔偿,人身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司法解释以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精神和交强险的功能为依据,明确规定这些情形下,交强险保险公司仍然对受害人人身权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该规定一方面有力地保障了受害人的人身权益、发挥了交强险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使侵权人承担了最终的赔偿责任,制裁了侵权行为。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酒后驾车处罚相关的真实,小编为您推荐:
酒后驾车处罚新条例
酒后驾车处罚新条例
醉酒肇事陪同者视情形担责
交通事故导致的骨裂不愈合误工时间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误工时间需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扣留车辆的法定情形,包括未携带证件、伪造证件、未投保、超载、被盗抢嫌疑等情形。
醉驾重犯的刑罚确定方式。对于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酒驾者,将被处以拘役和罚款,并吊销驾驶证。醉驾行为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也要承担直接责任。对于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高速公路和城市中心区内的道路禁止拖拉机通行。其他道路是否允许拖拉机通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在允许拖拉机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机可以从事货运,但是不得用于载人。因此,上高速公路时,共享汽车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共有29条,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解释加大了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赔偿中的责任。例如,对于醉酒、服用精神药物或麻醉药物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保险公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