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法官庭审行为规范及相关要求

法官庭审行为规范及相关要求

时间:2025-09-3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774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为私法的严肃性,作为法官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庭审的各个的环节都必须公公正严谨。对于法官在审判的环节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那么,法官行为规范中对于庭审的要求是什么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的要求,法官在庭审中需要遵守一系列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效率。

根据《法官行为规范》第二十六条,法官在庭审中应当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一)规范庭审言行,树立良好形象;

(二)增强庭审驾驭能力,确保审判质量;

(三)严格遵循庭审程序,平等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

(四)维护庭审秩序,保障审判活动顺利进行。

此外,《法官行为规范》还对开庭前的准备、出庭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开庭前的准备

在开庭前,法官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一)在法定期限内及时通知诉讼各方开庭时间和地点;

(二)如果是公开审理,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公告;

(三)对于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应当及时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准许,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公开审理并解释理由;

(四)需要进行庭前证据交换的,应当及时提醒,并告知举证时限;

(五)对于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如果是当事人无法收集的证据,应当及时调查收集,不得拖延;如果证据调取不到,应当主动告知原因;如果是当事人可以自行收集的证据,应当告知其自行收集;

(六)法官应当自觉遵守关于回避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制度,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请求不予同意时,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七)对于情绪激烈、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法官应当在庭前做好工作预案,防止发生恶性事件。

出庭时的注意事项

在出庭时,法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准时出庭,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二)在进入法庭前必须更换好法官服或法袍,并保持整洁和庄重,严禁着便装出庭;合议庭成员出庭的着装应当保持统一;

(三)如果设立了法官通道,应当走法官通道;

(四)一般情况下,在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等入庭后进入法庭,但如果这些人迟到、拒不到庭,则可以例外;

(五)不得与诉讼各方随意打招呼,不得与一方有特别亲密的言行;

(六)严禁酒后出庭。

庭审中的言行

在庭审中,法官需要遵守以下规范:

(一)坐姿端正,杜绝各种不雅动作;

(二)集中精力,专注庭审,不做与庭审活动无关的事情;

(三)不得在审判席上吸烟、闲聊或打瞌睡,不得接打电话,不得随意离开审判席;

(四)平等对待与庭审活动有关的人员,不与诉讼中的任何一方有亲近的表示;

(五)礼貌示意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发言;

(六)不得用带有倾向性的语言进行提问,不得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争吵;

(七)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法槌,敲击法槌的轻重应当以旁听区能够听见为宜。

对诉讼各方陈述、辩论时间的分配与控制

在庭审中,法官需要公平、合理地分配诉讼各方的陈述及辩论时间,具体要求如下:

(一)根据案情和审理需要,公平、合理地分配诉讼各方在庭审中的陈述及辩论时间;

(二)不得随意打断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等的陈述;

(三)如果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发表意见重复或与案件无关,应当适当提醒制止,不得以生硬言辞进行指责。

当事人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如果当事人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法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如果一方只能讲方言,应当准许;如果另一方表示不通晓,可以由懂方言的人用普通话进行复述,复述应当准确无误;

(二)如果使用少数民族语言陈述,另一方表示不通晓,应当为其配备翻译。

当事人情绪激动,在法庭上喊冤或鸣不平

如果当事人情绪激动,在法庭上喊冤或鸣不平,法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重申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庭纪律,法庭将会依法给其陈述时间;

(二)如果当事人不听劝阻,应当及时制止;

(三)如果制止无效,应当根据相关规定作出适当处置。

诉讼各方发生争执或进行人身攻击

如果诉讼各方发生争执或进行人身攻击,法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及时制止,并对各方进行批评教育,不偏袒任何一方;

(二)告诫各方必须围绕案件依序陈述;

(三)对于不听劝阻的,应当根据相关规定作出适当处置。

当事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

当事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时,法官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一)应当告知当事人庭审笔录的法律效力,并将庭审笔录交给其阅读;如果当事人无阅读能力,应当向其宣读,确认无误后再签字、捺印;

(二)如果当事人指出记录有遗漏或差错,经核实后应当当场补正,并要求当事人在补正处签字、捺印;如果没有遗漏或差错不需要补正的,应当将其申请记录在案;

(三)未经当事人阅读核对,不得要求其签字、捺印;

(四)如果当事人放弃阅读核对,应当要求其签字、捺印;如果当事人不阅读也不签字、捺印,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宣判时的注意事项

在宣判时,法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二)宣判时,合议庭成员或独任法官应当起立,宣读裁判文书声音要洪亮、清晰、准确无误;

(三)如果是当庭宣判,应当宣告裁判事项,简要说明裁判理由,并告知裁判文书送达的法定期限;

(四)如果是定期宣判,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送达裁判文书;

(五)宣判后,法官不得对诉讼各方赞赏或指责,对诉讼各方提出的质疑,应当耐心解释。

案件不能在审限内结案

如果案件不能在审限内结案,法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如果需要延长审限,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二)应当在审限届满或转换程序前的合理时间内,及时将不能审结的原因告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如果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法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法立案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理;

(二)应当为检察人员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查阅案卷、复印卷宗材料等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合法性以及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公开庭审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助推司法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接受监督。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宪法》等。公开审判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增强司法公正和提高办案质量。

  •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 民事诉讼庭审过程的程序及法庭纪律

    民事诉讼庭审过程的程序及法庭纪律,包括庭前准备、宣布规则和纪律、法官入庭及报告庭审准备情况,以及正式开庭活动。庭审程序严谨,包括核对身份、宣布开庭、询问回避等步骤,以确保庭审的公正、有序进行。

  •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