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江歌案可谓是震惊了大半个中国网友圈,痛心的同时又是对中国日本法律法规的思考,与其相关的推测案情发生也迅速流传开来。现在江歌案庭审临近,讨论又开始多了起来,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带您一起探究关于华人在境外犯罪,中国法律是否能对其进行追责这一问题。
依据我国刑法第十条规定:境外犯罪的追诉权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对于江歌案件而言,如果刘鑫的前男友在日本受到刑事处罚后,我国司法机关仍然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追诉。
追诉条件:犯罪嫌疑人回到中国
然而,追诉权的行使有一个充要条件,即犯罪嫌疑人必须回到中国。只有当犯罪嫌疑人本人在国内时,才能适用刑法第十条的规定。根据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条规定,由其入境地或者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如果被害人是中国公民,也可以由被害人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具体适用到江歌案
具体到江歌案,如果刘鑫的前男友回到中国,那么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将由其入境地或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被害人江歌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可以对其进行追责,但前提是刘鑫的前男友必须回国。
关于江歌案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廉价英雄主义
江歌遇害案引发了网络舆论,然而大家的关注点似乎有些偏离。首先,江歌遇害案将于2017年12月11日在东京开庭审理,案件的具体细节尚不清晰,事件真相还需要等待。此外,陈世峰才是事件的罪魁祸首,江歌母亲和刘鑫其实都是受害者,大家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庭审上。庭审结束后,嫌犯和受害人的供词都会被曝光,刘鑫是否如实陈述事件真相,江歌母亲是否有无理的诉求,都将一目了然。
网络暴力的危害
回顾这次舆论热潮,刘鑫在事后的处理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网络上的谴责和谩骂占据了多数。然而,我想说这种“一如既往”的偏激评论对事件的发展或案件的审理没有任何帮助。在拥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网络道德谴责甚至网络暴力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廉价英雄主义。有时候,大家只是简单地发泄情绪,却忽视了真正应该关注的地方。在网络时代,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理性,在真相出来之前,不要被任何情绪所左右。网络舆论也是一把“双刃剑”,不正确使用会给人们带来身心上的伤害。
在他国发生刑事犯罪所在国具有优先管辖权
属地管辖原则的适用
根据属地管辖原则的相关规定,一国公民在他国发生刑事犯罪时,应按照犯罪发生地国法律优先的原则进行处理,即犯罪发生地所在国具有优先管辖权。
以江歌案为例
以江歌案为例,该案发生在日本,即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都是中国人,根据属地原则,将依据日本的刑事法律对其行为进行审判。属地原则因此被称为域外犯罪选择适用管辖的“黄金原则”。因此,当华人在国外遭遇犯罪分子侵害时,应及时报警,向当地司法机关陈述犯罪事实,依据当地法律使罪犯受到应有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