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其他违法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行为,如果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都属于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
当赔偿请求人对行政机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决定不予赔偿,或者对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时,可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人民法院应该受理这类案件。
当赔偿请求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了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三)、(四)、(五)项和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非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并造成损失时,如果赔偿义务机关拒不确认致害行为违法,赔偿请求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也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应该一并受理。
如果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必须以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时,赔偿请求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如果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被作出最终裁决的行政机关确认违法,赔偿请求人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申请。如果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时,赔偿请求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人民法院应该受理。
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司法解释中关于非刑事司法赔偿的规定,其中错误执行案件占比高达60%,违法保全也占据相当比例。司法解释对错误执行和违法保全进行了明确规范,并首次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造成精神损害的,需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七种错误行为将受到终身追究,包括涂改、隐匿、伪造证据等。意见强调以严格的审判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对法官的违法审判责任和违纪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行政赔偿诉讼的受理与提起、行政赔偿请求的同时提起行政诉讼、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赔偿诉讼以及不予受理的行政赔偿诉讼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