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在犯罪时不适用死刑。即使在审判时已满十八周岁,也不能适用死刑。如果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同种犯罪行为,但十八周岁后的犯罪行为与十八周岁前的犯罪行为能够相互区分,并且可以单独被评价为犯罪,则应当认定为“犯罪时已满十八周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聋哑人、盲人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构成犯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并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然而,根据情况,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应予以从宽处罚。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犯罪聋哑人、盲人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并且在成年后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而对于责任能力完备,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聋哑人、盲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
对于应予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应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抢劫罪中被告人的辩护词。被告人因未成年且为从犯,具备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此外,被告人认罪态度良好,无前科,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原则,请求法庭对被告人减轻处罚。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有具体
犯贪污罪免除处罚的含义。在犯罪后自首且个人贪污数额在规定范围内等特定情况下,可以被免除处罚。这与中国刑法中的无罪释放不同,指的是有罪但不受罚的情况。此外,《刑法》将免除处罚分为法定免除和酌定免除两种情况。
结果加重犯的处罚原则。依据刑法规定,结果加重犯的处罚应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加重。法院在判决时,应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于具备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法院应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决。在强奸罪中的结果加重犯,根据不同情况将被处
偷回交警扣押的摩托车是否构成盗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车辆被扣押后所有权转移到交通管理部门名下,私自将被抵押的车辆偷回可能构成盗窃罪。文章还介绍了盗窃机动车辆的不同情形和定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