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义务 > 股东抽逃出资时债权人能否要求全体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股东抽逃出资时债权人能否要求全体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时间:2025-07-17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3960

基本案情:

自然人甲某与自然人乙某是好友,两人均从事服饰行业。甲是服装设计师,乙在一服饰公司做高管。

2010年2月,两人决定一起投资开办一家服饰公司,但是苦于没有厂房。经多方打听,两人找到了有500平方米厂房的丙。经协商后决定,三人一起出资成立一家服饰公司。公司注册资金为400万元,其中,甲出资120万元,占30%的股份;乙出资80万元,占20%的股份;丙的厂房作价200万元,占50%的股份。但是经评估公司评估,该厂房的市场价值仅为120万元。丙通过一番运作,最终获得了公司登记。而甲在公司成立后的第10天,抽走了50万元。

之后,由于三人的经营理念差别较大,经营并不理想。至2012年9月,公司对外已经负债累累,其中,对债权人陈某、蔡某、王某分别欠了80万元、60万元、50万元。甲、乙、丙三人合计后,决定以股东会决议形式将公司解散,并注销了公司。

债权人陈某、蔡某、王某在得知服饰公司关闭后,即委托律师进行维权。律师在经过缜密的调查后,发现丙某的厂房过高评估以及甲某抽逃出资的事实。掌握相应证据后,律师协助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追究甲抽逃出资的刑事责任,同时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丙的瑕疵出资责任,并追究股东不履行清算义务的连带责任。

法院判决及律师评析:

法院经审理后查明了上述事实,认定甲、乙、丙三人存在抽逃出资、非货币资产出资不实及公司股东在公司未履行清算义务的事实,部分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股东瑕疵出资、抽逃出资、公司关闭后不履行清算义务,是目前许多公司存在的现象。

首先,本案中,甲出资后又抽逃出资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其次,丙的非货币资产出资不实违反了公司法第31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独立法人资格的存在来源于公司资本,公司资本是公司运作的物质基础及对外信誉的物质保障,股东足额出资是其享受有限责任待遇的前提。股东若违反公司法的规定,表面上出资而实际未出资,骗取公司成立,从而将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全体股东应承担连带责任。

新公司法对股东的出资范围进行较大幅度的扩张,除保留原先的货币外,把过去的“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扩大为“知识产权”,包含了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增加“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客运线路经营权等。对过去“限制技术出资不超过注册资本20%”的规定,修改为“以货币出资的部分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

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低价高估,属于虚假出资的情况。公司法第31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资本充实,以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当以非货币资产出资的股东出现出资不实时,该股东在不实出资的差额内承担责任,其他股东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再次,甲、乙、丙三位自然人股东未经清算即决议解散并注销了公司,从公司法上看,本案适用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从司法解释看,本案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条第一款:“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因此,法院支持了原告合法且有证据支持的大部分诉讼请求。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首先定义了虚假出资,并描述了其行为特征;然后阐述了单位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接着说明了虚假出资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最后提到了虚假出资的立案追诉标准。

  • 什么情况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哪些情况下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首先,公司未经清算即被注销,导致公司债务无法清算时,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可以被追加为被执行人。其次,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且无法提供财务账目时,如果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逃避债务,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 认缴期限未届至股东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我国公司法关于认缴期限未届至股东是否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股东在认缴期限内通常不承担连带责任,但如果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则例外。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虚假出资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判断股东是否存在虚假出资时,原则上应由债务人承担举证责任。

  • 公司执行阶段能追加股东吗

    公司执行阶段中是否可以追加股东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四种情况,包括股东出资瑕疵、公司人格形骸化、滥用一人公司人格以及转移、隐匿、侵占公司财产。在执行程序中,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以追加相关股东为被执行人,并承担相应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知识,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

  •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 股东抽逃出资时债权人能否要求全体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 公司出资人出资不实的法律后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